[发明专利]一种煤层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0205.9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9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林;杨智文;徐刚;王爱国;薛吉胜;纪润清;马兆瑞;王振;郭慧军;杜龙飞;李少波;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30/10;G06F3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三维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煤层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地表三维等值线、煤层底板等高线、工作面数据和煤层厚度;
根据所述地表三维等值线,生成地表模型;
根据所述煤层底板等高线和煤层厚度,计算得到煤层顶板等高线;
将所述工作面数据,得到工作面停采线;
选取所述工作面停采线上的一点为基点并选取所述地表模型上的参考线为高度方向的参考线,利用钻孔柱状图生成的厚硬关键层顶底板三维坐标点,得到厚硬关键层顶底板的相对三维坐标点;
利用所述煤层顶板等高线和厚硬关键层顶底板的相对三维坐标点,在所述地表模型的基础上生成煤层赋存模型;
根据所述工作面数据,在所述地表模型和煤层赋层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工作面模型,得到煤层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煤层三维模型之后还包括:
获取煤层的地应力值,所述地应力值包括最大主应力值、最小主应力值和中间主应力值;
将所述地应力值赋值于煤层三维模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层的地应力值由水力压裂或应力解除法测量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表三维等值线包括:
获取井田在预设范围内的航拍图像;
根据所述航拍图像,生成相应的地理坐标和高程;
根据所述地理坐标和高程,生成地表三维等值线。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根据地表三维等值线,生成地表模型之前还包括:
对地表三维等值线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地表三维等值线进行修正包括:
对所有地表三维等值线进行筛选,得到相交叉的地表三维等值线或连接成封闭图形的三维等值线;
将相交叉的地表三维等值线中的一条地表三维等值线进行删除,或者将连接成封闭图形的三维等值线进行拆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2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