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颅脑放射性粒子患者术后用防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0005.3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8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娜;周纪妹;贾静;崔丽萍;贺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娜 |
主分类号: | A61M36/00 | 分类号: | A61M36/00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吴向青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脑 放射性 粒子 患者 术后 防护 设备 | ||
1.一种颅脑放射性粒子患者术后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辅助支壳(1),所述辅助支壳(1)为曲面壳状结构,且所述辅助支壳(1)的外表面安装有四个支腿(6);
其中,四个所述支腿(6)分别为第一伸缩腿、第二伸缩腿、第三伸缩腿、第四伸缩腿;
一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根据人体工学设计与头部相配合,所述保护壳(2)卡接在辅助支壳(1)内侧,且所述保护壳(2)的表面上设置有一防护层;
其中,所述防护层为0.5mm铅当量的防护服材质层;
其中,所述保护壳(2)上安装有耳带(8)或防护面罩(9);
一缓冲壳(3),所述缓冲壳(3)根据人体工学设计与头部相配合,所述缓冲壳(3)通过一连接件(5)安装在保护壳(2)的内侧;所述缓冲壳(3)为网格状塑料软壳;
一贴合层(4),所述贴合层(4)通过魔术贴或拉链安装在缓冲壳(3)的内侧,所述贴合层(4)为1~2cm的棉层;
一按键盘(7),所述按键盘(7)上设置有与支腿(6)相对应的控制按键;
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按键盘(7)内部;所述按键盘(7)内部安装有分别与四个控制按键相配合对应的压力传感器;
四个所述控制按键分别与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采集四个控制按键处的压力信息,并将压力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信息驱动控制第一伸缩腿、第二伸缩腿、第三伸缩腿、第四伸缩腿升降使辅助支壳(1)做仰、抬、左、右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放射性粒子患者术后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支壳(1)的内侧安装有四个与保护壳(2)相配合的挡块(101);
所述辅助支壳(1)的外侧固定有四个连接脚(102);
四个所述支腿(6)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四个连接脚(102)上,且四个所述支腿(6)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一支撑脚(6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脑放射性粒子患者术后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6)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球体,所述支腿(6)的两端分别通过球体与连接脚(102)、支撑脚(60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放射性粒子患者术后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壳(2)上开设有透气孔(202),所述保护壳(2)上与耳部相对应的两侧均安装有一第一连接块(201);
所述第一连接块(201)上开设有一卡槽(2011),所述卡槽(2011)呈阶梯状;所述第一连接块(201)上开设有一第一半孔槽(2013);所述第一半孔槽(2013)呈阶梯状;
所述卡槽(2011)、第一半孔槽(2013)均裸露在第一连接块(201)的一侧;
所述第一半孔槽(2013)的槽底通过弹簧设置有一第一凸柱(2012),且第一凸柱(2012)端部设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颅脑放射性粒子患者术后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缓冲壳(3)上与耳部相对应的两侧均安装有一第二连接块(301);
所述第二连接块(301)上安装有一与卡槽(2011)相配合对应的倒L状卡爪(3012);
所述第二连接块(301)上开设有一与第一半孔槽(2013)相配合对应的第二半孔槽(3011);所述第二半孔槽(3011)呈阶梯状;
其中,所述第一半孔槽(2013)、第二半孔槽(3011)合成一圆形阶梯孔;
所述第二半孔槽(3011)的槽底通过弹簧设置有一第二凸柱(3013),且第二凸柱(3013)端部设有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娜,未经陈伟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0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手术用空腔消毒装置
- 下一篇:尖端溶解法制备气泡式空心给药微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