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玻璃退火窑双C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8999.5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许睿睿;章怿;陈继润;陈小林;蔡新杰;韩新生;俞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退火 结构 | ||
浮法玻璃退火窑双C区结构,包括:风机、第一上端冷却管、第一下端冷却管、第二上端冷却管和第二下端冷却管,第一上端冷却管和第一下端冷却管组成第一散热区,第二上端冷却管和第二下端冷却管组成第二散热区,风机设于第一散热区内,风机一端连接第一上端冷却管,风机另一端连接第二上端冷却管,第一下端冷却管与第一上端冷却管连接,第二上端冷却管与第二下端冷却管连接。其中,第二上端冷却管包括:第二上端冷却风入口、第二上端冷却风管道、第二上端冷却风出口和第一散热区连接管。本发明增大了介质温度和玻璃带的温度差,从而增大了玻璃带的散发热量,增强了冷却段C区的冷却能力,满足了大吨位生产线的退火工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浮法玻璃退火窑双C区结构。
背景技术
平板玻璃制品应用广泛,其成品率的高低取决于残余应力的大小。应力通常是由于不均匀的冷却条件所产生的,将玻璃带置于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可以将内应力减少或者消除。而退火窑是玻璃生产环节中退火工艺的关键设备,其主要特点是将玻璃按照一定的退火规律冷却,用以消除玻璃带中的内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稳定玻璃内部的结构。
传统的玻璃退火理论一般采用“快、慢、快”退火冷却工艺,即在均热段A区和冷却段C区的温降速度相对退火段B区的温降速度来说可以快一些。冷却段C区的换热方式为辐射传热,冷却强度大,一般通过适当减少壳体保温层厚度以加强散热、增大冷却风量并同时增大冷却器面积来强化散热。由玻璃的散热公式Q=G×c×ΔT可知,玻璃散热量与玻璃质量G、比热容c、进出口温差ΔT呈正比。随着日熔化量,即玻璃质量G的增大,退火窑的冷却负荷Q也随之增加。玻璃带在冷却段C区与冷却介质采用逆流辐射换热,其特点为在高温段冷却介质与玻璃温差相对较小,换热效率较低。
随着高档建筑玻璃市场的发展,大吨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优势明显,如成品率等。而在大于1000MT/D,甚至1200MT/D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上,传统的冷却段C区的结构无法在合理的退火窑长度内得到预期的冷却效果,最终导致玻璃退火质量差,残余应力大,易炸板等不稳定的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浮法玻璃退火窑双C区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浮法玻璃退火窑双C区结构,包括:风机、第一上端冷却管、第一下端冷却管、第二上端冷却管和第二下端冷却管,所述第一上端冷却管和第一下端冷却管组成第一散热区,所述第二上端冷却管和第二下端冷却管组成第二散热区,所述风机设于第一散热区内,所述风机一端连接第一上端冷却管,所述风机另一端连接第二上端冷却管,所述第一下端冷却管与第一上端冷却管连接,所述第二上端冷却管与第二下端冷却管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上端冷却管包括:第二上端冷却风入口、第二上端冷却风管道、第二上端冷却风出口和第一散热区连接管,所述第二上端冷却风入口与第二上端冷却风管道一侧的向上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二上端冷却风出口设于第二上端冷却风管道另一侧的向上延伸段上,所述第二上端冷却风管道另一侧的向上延伸段与第一散热区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区连接管与风机连接;
所述第一上端冷却管包括:第一上端冷却风入口、第一上端冷却风管道、第一上端冷却风出口和风机连接管,所述第一上端冷却风入口与第一上端冷却风管道一侧的向上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一上端冷却风出口设于第一上端冷却风管道另一侧的向上延伸段上,所述第一上端冷却风管道另一侧的向上延伸段与风机连接管连接,所述风机连接管与风机连接;
所述第一下端冷却管包括:第一下端冷却风入口、第一下端冷却风管道和第一下端冷却风出口,所述第一下端冷却风入口与第一下端冷却风管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端冷却风管道的另一端的延长段与第一上端冷却风管道的延长段连接,所述第一下端冷却风管道的另一端的延长段上设有第一下端冷却风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8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预制棒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物联网智能化学钢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