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革表面增强涂饰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942.6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南峰;曹昉;吴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33/04;C09D7/61;C09D7/63;C09D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革 表面 增强 涂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皮革表面增强涂饰剂的方法,包括:制备表面增强前驱体,将填料、树脂和溶剂混合至均匀无起泡,即得所述表面增强前驱体;研磨所述表面增强前驱体,得到水性皮革表面增强浆料;以及均匀混合所述水性皮革表面增强浆料与交联剂,即得皮革表面增强涂饰剂;其中,所述树脂、所述填料和所述溶剂按质量份数计分别为1~30份、0.001~2份、40~80份;以及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树脂用量的3%~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革表面涂饰剂的制备方法,尤其关于一种皮革表面增强涂饰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涂饰剂是应用于皮革表面的一层处理剂,它由成膜物质、着色剂、溶剂以及各种功能助剂等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皮革涂饰剂一方面能够增加皮革表面的美观和耐用性能,提高档次,另一方面增加花色品种,赋予皮革各种手感,扩大其使用范围。采用功能化涂饰剂可以大幅提高皮革的附加价值。例如:采用耐磨涂饰剂生产的高耐磨疏水皮革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皮饰,高档鞋服皮具。
以主体材料分类,目前的皮革涂饰剂可分为聚氨酯型、聚丙烯酸型和硝化纤维型。
其中,丙烯酸有利于颜料填料的分散,附着力强,与皮革结合力强,耐候性好,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在皮革产业上迅速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其涂膜存在着热黏、冷脆等缺点,耐水耐油性差,强度手感都欠佳。
硝化纤维型涂饰剂使皮革成品外观光亮、美观、耐酸、耐油、耐水及耐干湿擦,主要用作皮革的顶层涂饰剂,能增强涂层的耐水性,但硝化纤维涂层易脆,不耐老化。
水性聚氨酯涂饰剂所成薄膜柔软,手感丰富,且耐老化,耐溶剂性能良好,以水为介质,使用时无毒无污染,性能上仍具有油性聚氨酯高弹性、高粘结性、耐候的性能。但聚氨酯分子链上引入大量亲水链才能使其分散在水中,导致其耐水性能较差。
化学改性法分散石墨烯(GO),一般通过化学反应在石墨烯表面接枝特殊的官能团对石墨烯进行改性,最终达到使其稳定分散的目的。然而,由于石墨烯片层间较强的范德华力,使其反应活性较低,因此对其化学改性具有较大的难度。通常,把石墨烯分散到含有改性剂的水溶液或者有机溶剂里,石墨烯的表面被改性剂分子修饰,通过静电力或者分子间的作用力克服石墨烯片层间的范德华力,进而实现石墨烯分散的稳定性。但石墨烯与其他介质相互作用较弱,且层间存在很大的范德华引力,难以在许多常见溶剂中分散形成稳定的溶液,给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先前技术CN109651945A公开了一种高物性石墨烯基皮革涂饰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以聚丙烯酸酯、聚氨酯树脂、聚硅氧烷为载体,氧化石墨烯为改性材料,制备稳定均相体系的石墨烯基皮革涂饰剂。将所得皮革涂饰剂涂覆于皮革表面,在皮革表面形成一层含氧化石墨烯薄膜,从而提高皮革涂层的性能。
CN201710598749有关一种共价交联包覆型聚丙烯酸酯基石墨烯纳米复合涂饰剂的制备方法,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己二酸二甲酰肼在30℃反应得到氨基化石墨烯,利用氨基化石墨烯与羰基化聚丙烯酸酯在弱酸条件下(pH=4-5)发生酮肼共价交联作用,实现石墨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提升传统皮革涂层耐磨性差的缺陷。
然而,皮革行业对环境的破坏向来为人诟病,上述氧化石墨烯的生产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废酸和废水,污染大成本高,且氧化石墨烯表面缺陷多,性能下降。用氧化石墨烯给皮革表面增强带来的附加值低于其成本增加量。
因此,先前技术CN 109593456A中公开了一种耐磨型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氧化铝、碳化硅、石墨烯、石墨、氧化锆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为耐磨助剂,该专利提供的是一种涂料,工艺方法只是简单的搅拌混合,分散性较差,耐磨助剂组分含量高,且涂料溶剂为油性,污染性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