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触觉的被动记忆的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598.0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盛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良 |
地址: | 5102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触觉 被动 记忆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触觉的被动记忆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结构包括手套、加温挡风层,手套设有魔术贴,加温挡风层设有环形加温指套、指节加温套、加温触发器,环形加温指套通过缝合连接于手套前端,指节加温套设于环形加温指套上方,加温触发器嵌设于手套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手部的姿势,通过简单的握拳挤压液体软管内部的液体,使得水压推动推动器与连接器相连接,从而对加热软线进行供电,使得环形加温指套和加热罩都进行加温,对指尖和指关节进行保暖,使人们在玩手机的时候同时保证手部的暖和,同时解决了普通手套就算戴手套也会指尖冰冷的问题,使用简单方便,易携带,使人们能够在严寒的冬天放心在室内室外玩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触觉的被动记忆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是指在穿戴的基础上根据生活日常所需、或者根据人体需求加入智能化控制的设备,在满足基础穿戴的同时增加智能控制,更方便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因为穿戴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也因此决定了智能穿戴的广泛涉及。
针对目前的基于触觉的被动记忆的智能穿戴设备,针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对的方案:
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冬天的时候玩手机就变成了与寒冷抗争的抉择问题,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情况下玩手机,虽然可以通过带有触屏功能的手套进行,但是普通的手套除了能够使掌心保暖,指尖和指关节都是冰冷的,无法通过手套达到有效的物理保暖效果,只能够达到防寒气侵入,因此手指还是同样冰冷,导致生冻疮或者手指关节受寒,影响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触觉的被动记忆的智能穿戴设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触觉的被动记忆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结构包括手套、加温挡风层,所述手套通过缝合连接于加温挡风层下方,所述加温挡风层连接于手套上表面,所述手套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通过缝合连接于手套上表面;所述加温挡风层设有环形加温指套、指节加温套、加温触发器,所述环形加温指套通过缝合连接于手套前端,所述指节加温套设于环形加温指套上方,所述加温触发器嵌设于手套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环形加温指套设有触屏垫、加热垫,所述触屏垫通过缝合连接于环形加温指套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垫设于环形加温指套内部,所述触屏垫为椭圆形结构,所述触屏垫为5个,所述触屏垫分别设于环形加温指套上,所述加热垫的直径小于环形加温指套的直径。
作为优化,所述加热垫设有加热软线,所述加热软线铺设于加热垫内部,所述加热软线为圆形条状结构,所述加热软线呈重复弯折状态铺设于加热垫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加温触发器设有液体软管、推动器、连接器、弹性板,所述液体软管连接于推动器之间,所述推动器设于液体软管两端,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手套内壁上,所述弹性板通过螺栓连接于连接器与液体软管上方,所述液体软管为中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推动器为2个,所述推动器为四周倒角的矩形结构,所述连接器为2个,所述弹性板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弹性板为橡胶材质,所述液体软管内部填充满液体。
作为优化,所述液体软管设有滑动槽、活塞、密封圈,所述滑动槽嵌设于液体软管外表面,所述活塞嵌设于液体软管内部两端,所述密封圈嵌设于液体软管两端,所述滑动槽为U型结构,所述滑动槽为4条,所述活塞为2个,所述活塞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为圆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为2个。
作为优化,所述推动器设有连接凹槽、避让槽,所述连接凹槽设于推动器侧表面上,所述避让槽嵌设于推动器内壁上,所述连接凹槽为梯形结构,所述连接凹槽为2个,所述避让为U型结构,所述避让槽为4个。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器设有连接突块,所述连接突块嵌设于连接器内部,所述连接突块为2个,所述连接突块为梯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盛,未经林国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