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3375.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9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肖方竹;彭国文;何淑雅;黄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G21F9/12;G21F9/18 |
代理公司: | 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芳芳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池 分散层 腔道 辐射 辐射隔离 含铀废水 混凝土层 双层滤池 厌氧生物 升流式 再生型 滤池 池体内部 隔离效果 上端 体内部 微量铀 伸入 通孔 用料 混凝土 栽培 再生 植被 生长 节约 种植 | ||
1.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1)内侧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承托层(3)、过滤层(2)、稳定水层(11)和分散层(4),所述分散层(4)固定连接于滤池本体(1)的顶端,所述分散层(4)为中空型,且分散层(4)上下两端均开凿有通孔,所述滤池本体(1)包括外隔离池体(101)和内隔离池体(102),所述外隔离池体(101)与内隔离池体(102)之间形成腔道(103),所述腔道(103)通过通孔与分散层(4)内部相连通,所述分散层(4)内侧和腔道(103)中均填充有沙子,位于所述分散层(4)上端的通孔处种植有吸铀植物,所述分散层(4)上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10),所述滤池本体(1)侧端由上而下依次固定连通有出水管(7)、取样管(8)和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与承托层(3)相对应,且进水管(5)上固定连通有冲洗管(6),所述出水管(7)、取样管(8)、进水管(5)和冲洗管(6)上均连接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取样管(8)自上而下均匀排布于滤池本体(1)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层(4)上端固定连接有种植围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层(4)下端开凿有引水孔,所述引水孔中固定塞设有供水绳(12),所述供水绳(12)的一端延伸至稳定水层(11)中,所述供水绳(12)的另一端延伸至分散层(4)内侧的沙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层(4)的沙层分为粗沙层和细沙层,且粗沙层覆盖于细沙层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沙层的沙子粒径为0.16mm,且细沙层厚度为粗沙层厚度的三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层(4)中的粗沙层和腔道(103)中的沙层的沙子粒径均为0.5-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层(4)和腔道(103)中的沙子均占分散层(4)和腔道(103)内部空间的4/5-5/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铀植物为杂交型风滚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隔离池体(101)和内隔离池体(102)内部均设置有加固骨架,所述外隔离池体(101)的厚度小于内隔离池体(102)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华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3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