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1622.9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蒋中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亚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B65H54/72;B65H54/70 |
代理公司: | 44001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健洪;莫瑶江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管 气管 气流通道 连通 气管接头 转接环 空腔 收纳 空腔连通 收卷装置 穿管孔 固定的 密封套 内气管 拆装 收卷 外壁 缠绕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包括可自转动的绕管筒,绕管筒的外壁形成有用于气管收卷的空间,绕管筒内设置有空腔,绕管筒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穿管孔;空腔内设置有相对绕管筒固定的绕管轴,绕管轴内设置有若干个气流通道,绕管轴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气流通道对应连通的外气管接头,外气管接头连通至空腔外;绕管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套设于绕管轴上的转接环,转接环上设置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内气管接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便使用者收纳气管,不必经常拆装气管,降低气管损耗速度,防止气管发生缠绕影响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的收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管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在日常生产中很常见,在机械、化工、生物等领域都随处可见。然而当气管处于闲置状态时,气管的处理却往往被忽视。事实上,若气管闲置时对其置之不理,随意摆放,很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阻碍,降低工作效率。
而对于气管闲置时的处理,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人工收纳或者采用收纳装置收纳,但采用人工收纳的方法存在效率低的不足;而用收纳装置虽然比人工收纳效率高,但是一般的收纳装置只能处理一或两条气管,当气管数量较多时,容易出现气管摆放顺序被打乱、气管缠绕错乱等情况,甚至会降低气密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收卷装置,以解决气管收纳不方便,效率低,气管易发生缠绕从而影响气密性等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包括可自转动的绕管筒,绕管筒的外壁形成有用于气管收卷的空间,绕管筒内设置有空腔,绕管筒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穿管孔;空腔内设置有相对绕管筒固定的绕管轴,绕管轴内设置有若干个气流通道,绕管轴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气流通道对应连通的外气管接头,外气管接头连通至空腔外;绕管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套设于绕管轴上的转接环,转接环上设置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内气管接头。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如下:
在该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工作前,需要收卷的气管的一端接在内气管接头上,该气管通过穿管孔伸出到绕管筒的外部,伸出到绕管筒外部的气管是待收卷的气管;再用另外的气管将外气管接头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到此就完成了气管的安装。设备工作时,气流从设备中流入与设备相连的气管内,通过外气管接头,流入绕管轴内的气流通道内,再经过内气管接头,进入与内气管接头相连的气管内,经过气管进入相应的工具里。当该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工作后,绕管筒围绕绕管轴开始转动,带动转接环和内气管接头围绕绕管轴转动,处于绕管筒外的待收卷部分的气管逐渐缠绕在绕管筒上;而绕管轴在该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工作时不会随绕管筒的转动而转动,因此外气管接头也是固定不动的,与外气管接头相连的气管自然也是固定不动的。而气管从内气管接头到穿管孔的距离在该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工作时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缠绕在绕管筒上的气管之间是互不干涉的,气管之间发生缠绕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进一步的,绕管筒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绕管导向槽,绕管导向槽沿绕管筒的轴向呈螺旋布置。绕管轴与绕管筒同轴布置。设置绕管导向槽的目的在于使气管有序地缠绕在绕管筒上,使气管收卷装置收放气管的过程更顺畅。
进一步的,绕管轴外轮廓呈圆柱结构,绕管轴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与绕管轴同轴设置且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的固定部;外气管接头设置在连接部上。通过将固定部固定将绕管轴相对绕管筒固定;外气管接头设置在连接部上,与该新型气管收卷装置外部的设备通过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绕管筒包括呈筒状结构且两端开口的绕管筒本体,分别盖合于绕管筒本体两端的端盖;空腔内设置有与绕管轴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端盖相连。支撑杆可用于带动内气管接头和转接环围绕绕管轴转动。
进一步的,绕管筒上设置有可供外力驱动并与绕管筒同步转动的传动轮。传动轮起传动作用,用驱动设备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带动绕管筒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亚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亚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1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玻璃纤维成型卷绕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涤纶绳缠绕收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