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及水体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4401.9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贺;翁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玉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4;C02F3/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黄家豪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喉管 超微细气泡 过水通道 喷嘴装置 水体 空化 截面锥形 水体治理 凸起物 文丘里 有机污染物 齿槽端面 依次连接 剪切 扩张区 入口区 收缩区 齿槽 乱流 周壁 能耗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及水体治理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喷嘴装置本体、类文丘里管状的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入口区、截面锥形收缩区、喉管部、截面锥形扩张区,所述喉管部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组齿槽或/和多个凸起物。方法包括把处理水体流过类文丘里管状的过水通道,从而使处理水体在喉管部发生空化反应产生大量空化泡;处理水体还与喉管部中的齿槽端面或凸起物相撞击形成乱流,从而使空化泡剪切成大量的直径极小的超微细气泡;利用这些超微细气泡降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该装置和方法的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在实际应用中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及水体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超微细气泡对水环境治理中的高溶解氧补给作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微细气泡由于体积小,同时其表面带有负电荷,气泡之间相斥,不会相互粘连聚合增大而破裂,在水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对水体有较强的增加溶解氧效果,在进行水体治理时高的溶解氧能将溶存在水体中的磷离子氧化并与水中的钙或铁等金属离子结合成磷酸盐沉淀于水底并相对稳定,使得水中的总磷浓度減少,超微细气泡由于表面带有负电荷,所以还能吸附水体中有机悬浮污染物微粒,可通过将处理水体中有机悬浮污染物微粒积凝固定而分离。
溶解氧(DO)増加,还能抑制水底堆积物中含有的相对固定磷的磷溶出,水体中作为营养盐的磷减小,使水体中得藻类及水棉的生长得到抑制,降低因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不足。
超微细气泡提高水体的溶解氧还具有氧化-还原作用及活化微生物的作用,能大幅降低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中文为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及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中文为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维持水体水质的稳定。高溶解氧的水体能大幅降低水体中因缺氧产生的恶臭(由氨、硫化氢等引起的气味),而且高溶解氧具有脱氮作用,水体中的氨经过氧化形成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脱氮形成氮气、硫化氢经过氧化形成二氧化硫。
国内外产生超微细气泡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还是相对复杂和效率低。如溶气罐加压溶气释气法、水温差法、电场法等,溶气罐加压溶气效率非常低、制造成本高;水温差法、电场法则都是操作过程复杂、能耗较高,其中水温差法难以精确控制水温的温差、电场法产生的超微细气泡存在量较少、电极易消耗、能耗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难于推广。
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的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及水体治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包括喷嘴装置本体,喷嘴装置本体中设置有贯穿前后的类文丘里管状的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入口区、截面锥形收缩区、喉管部、截面锥形扩张区,所述喉管部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组齿槽或/和多个凸起物;每组齿槽包括多个沿喉管部的轴向延伸、并沿喉管部的周向均匀排布的齿槽;所述凸起物可散布在喉管部的周壁上或以若干个环状排布在喉管部的周壁上。
所述的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中,所述喉管部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孔,喷气孔用于向喉管部中的水流喷气。
所述的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中,所述喉管部的外侧设置有环型空气腔,所有喷气孔均与环型空气腔连通,该环型空气腔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
所述的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中,所述喷嘴装置本体包括前后连接的进水口件、若干个喉管件、出水口件,喉管件外套设有由若干个气体腔件前后连接而成的罩体,罩体与喉管件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的环型空气腔,其中至少一个气体腔件上设置有所述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玉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玉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气泡产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体内部气泡破碎结构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