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CD3和抗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注射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2831.7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白义;孙宇石;李春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d3 cd19 特异性 抗体 注射 制剂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抗CD3和抗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注射制剂,包括药效分子和注射液,药效分子为抗CD3和抗CD19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包括:缓冲盐、等渗透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本发明保留了抗CD19抗体和抗CD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更好的识别肿瘤细胞和效应细胞,并将效应细胞靶向到肿瘤细胞,达到特异性杀伤作用,杀伤能力更高;单链单元的轻链和重链通过连接子linker连接,避免了双特异抗体中轻重链之间的错配;注射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溶液缓冲剂、渗透压调节剂相互作用,协同配合,为双抗提供了良好的存储环境,有效降低制剂中抗体聚集物的生成速率,提高抗体的物理稳定性,降低潜在的安全性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CD3和抗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注射制剂。
背景技术
淋巴瘤是来源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常见肿瘤中排名第七位,在所有肿瘤中占3-4%。它包括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美国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是85%,非霍奇金淋巴瘤是69%,在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发病率从上世纪的2/10万上升为6.43/10万,而2012 年全球有近60万新发病例,同时有约30万病人死亡。根据淋巴瘤的不同亚型,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刻不容缓的。随着对淋巴瘤生物学特征的不断研究,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有效的提髙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因此,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其在淋巴瘤中的机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生物药的不断发展,治疗性抗体已经成为癌症、自身免疫、炎症和各种其他疾病患者的主要选择药物。然而,单克隆抗体有其局限性,这些抗体所针对的都是单一的靶标,很多患者不能充分响应单一的疗法,病人可能产生耐药性或无应答。癌症和其他疾病是多因素疾病,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疾病发生。单一靶点的免疫疗法似乎并不足以推毁癌细胞。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 BiAb)是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或抗原表位,其可以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产生导向性的效应功能,将特定的免疫细胞重新定向至肿瘤细胞以增强对肿瘤的杀伤力,或者同时阻断两种不同介质/通路而发挥独特的或重叠的功能。
目前,世界范围内经批准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只有三个,一个是TrionPharma公司开发的catumaxomab,其能够靶向肿瘤表面抗原EpCAM和T 细胞表面受体CD3,另一个是Micromet公司和Amgen公司开发的Blinatumomab,可以同时结合CD19和CD3,最后一个是基因泰克公司开发的Emicizumab,可以同时结合凝血因子IXa和凝血因子X。前两者都是通过激活并召集杀伤性T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但是Blinatumomab药物中药效分子的半衰期较短,而且制剂为冻干粉制剂,冻干制剂的工艺复杂且难于控制,稳定性差,容易使抗体形成聚合体而失去活性,此外,冻干制剂消耗时间长,需配置冻干设备,增加车间占地面积和生产人员数量,导致生产费用昂贵。此外,冻干粉每次给药前须重悬,使用麻烦,且冻干后蛋白活性无法保证。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同时结合免疫T细胞上的CD3抗原和肿瘤细胞上的CD19抗原,同时药物分子的半衰期时间长,保存期长,能够保证药物长期保存过程中药物质量、制剂工艺安全可靠、配方简单、注射方便的抗CD3和抗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注射制剂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分子具有较高亲和力,半衰期长,而且制剂长期稳定,使用方便、生产成本较低的抗CD3和抗 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注射制剂。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CD3和抗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注射制剂,所述制剂包括药效分子和注射液,所述药效分子为蛋白含量为0.01-10mg/ml的抗CD3和抗 CD19双特异性抗体,所述注射液包括以下含量的成分:
缓冲盐 5-100mM;
等渗透调节剂 20-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2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