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音汽车铰链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47750.8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顾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清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E05D11/02;E05D1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汽车 铰链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静音汽车铰链,包括车身扣、车门扣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车身扣的右侧,且车身扣通过连接杆与车门扣活动连接,所述车身扣上下两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上齿轮环,所述车门扣上下两侧的底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齿轮环,所述上齿轮环与下齿轮环啮合连接,所述下齿轮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衬套。该静音汽车铰链,通过在车身扣与车门扣接触的地方设置了上齿轮环和下齿轮环,通过齿轮间的啮合传动实现铰链的转动,将传统铰链中车身扣与车门扣之间所产生的滑动摩擦转变为齿轮间的动摩擦,摩擦系数减小,从而减小因摩擦所带来的噪音,从而实现静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音汽车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其特点是在柜门关闭时带来缓冲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了柜门关闭时与柜体碰撞发出的噪音。
其中,汽车铰链一般应用在车门、和发动机盖以及尾箱盖等,传统的铰链是通过车身扣与车门扣的相对旋转完成车门的开合的,在使用时车门扣和车身扣长时间的处于滑动摩擦的状态,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磨损加剧不可避免的出现声音,影响正常使用。
同时,现有传统铰链在出现异响时,需要手动使用机油或其他润滑材料进行润滑以减小噪音,无法做到自润滑的效果,而若不及时润滑则会造成铰链的损坏,导致需要更换铰链,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音汽车铰链,具备静音和自润滑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汽车铰链,包括车身扣、车门扣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车身扣的右侧,且车身扣通过连接杆与车门扣活动连接,所述车身扣上下两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上齿轮环,所述车门扣上下两侧的底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齿轮环,所述上齿轮环与下齿轮环啮合连接,所述下齿轮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衬套,所述衬套套接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所述衬套内外表面均开设有出油孔,所述衬套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出油孔之间的固体润滑剂。
优选的,所述车身扣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固定螺栓,所述车门扣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右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贯穿车身扣和车门扣的上下两端,且贯穿上齿轮环与下齿轮环。
优选的,所述上齿轮环的内侧设有齿轮槽,所述下齿轮环的外侧设有齿轮槽。
优选的,所述衬套位于所述车身扣与车门扣的缝隙处。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静音汽车铰链,通过在车身扣与车门扣接触的地方设置了上齿轮环和下齿轮环,通过齿轮间的啮合传动实现铰链的转动,将传统铰链中车身扣与车门扣之间所产生的滑动摩擦转变为齿轮间的动摩擦,摩擦系数减小,从而减小因摩擦所带来的噪音,从而实现静音的效果。
2、该静音汽车铰链,通过在连接杆上套接有衬套,当铰链发生相对转动时,下齿轮环内环表面与衬套发生摩擦,在摩擦过程中衬套表面承担了绝大部分负荷,经摩擦,衬套内的固体润滑剂向摩擦面转移或反转移,从出油孔移除,在摩擦面上形成润滑良好、牢固附着并均匀覆盖的固体转移膜,大幅度降低了摩擦磨损,实现了自润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身扣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上齿轮环与下齿轮环啮合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衬套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衬套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清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高邮市清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7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相位切换方法及智能相位切换系统
- 下一篇:阻尼式汽车铰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