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6326.1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5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卓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过滤腔 消毒室 树脂交换 过滤室 消毒腔 固接 电离发生器 交换流道 空气进管 长度方向设置 内部设置 硬水处理 出水管 交换室 进水管 室内壁 涡旋状 再生室 臭氧 出管 滤板 外端 硬水 交换 室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室、再生室、交换室以及消毒室,过滤室包括一端连通的两过滤腔,过滤腔内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滤板,过滤室对应一过滤腔端部设置有进水管;交换室内固接有涡旋状的树脂交换板,树脂交换板与交换室内壁之间形成外端能够与一过滤腔端连通的交换流道;消毒室的内部设置有一侧能够与交换流道中部连通的消毒腔,消毒室外侧还固接有空气进管、与空气进管连接的电离发生器以及与电离发生器连接且与消毒腔连通的臭氧出管,消毒室的一侧还固接有与消毒腔连通的出水管。本发明具有一方面使树脂交换板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对硬水中的其他杂质进行处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硬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洗涤剂产生难溶的化合物,沉淀在物体表面,影响洗涤效果;硬水在加热时已产生沉淀,形成水垢,浪费能源,甚至在锅炉中有引起爆炸的危险。因此常常需要除去水中的钙、镁,称为水的软化。常用的水的软化技术是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技术是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钙、镁除去,其原理是利用树脂中的可交换阳离子(如Na+、H+),把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保留在树脂中,从而使硬水得到软化。最常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是钠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RNa表示,其软化过程的离子反应式如下:
Ca2++2RNa=R2Ca+2Na+
Mg2++2RNa=R2Mg+2Na+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不是无限的,当使用到一定程度时,出水的硬度不能再降低到某一规定值时,则阳离子树脂被视为“失效”,不能再起到软化作用。为了恢复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通常采用再生剂如氯化钠溶液(8%~10%),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又称还原),即用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将树脂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其离子反应式如下:
R2Ca+2Na+=2RNa+Ca2+
R2Mg+2Na+=2RNa+Mg2+
再生后,排放氯化钠溶液,用净水冲洗再生过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又成为RNa型,又重新恢复了软化水的能力。
现有的硬水处理方法只是简单地把离子交换树脂装入容器中,一方面硬水流经的距离较短,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时间较短,不能被充分吸收,硬水处理效果差,另一方面,硬水中含杂质一般较多,采用该种容器也无法完成硬水内其他杂质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一是提供一种硬水处理设备,在使用同等用量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条件,一方面能够延长硬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接触流道,延长到硬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接触时间,从而使离子交换树脂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对硬水中的其他杂质进行处理,提高硬水的处理效果;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二是提供一种硬水处理方法,其具有能够保证离子交换树脂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硬水的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硬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室、再生室、交换室以及消毒室,所述过滤室包括两相互平行且一端连通的过滤腔,过滤腔内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滤板,一过滤腔内的滤板为滤砂滤板且另一过滤腔内的滤板为活性炭滤板,所述过滤室对应滤砂滤板的过滤腔端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交换室内固接有涡旋状的树脂交换板,所述树脂交换板与交换室内壁之间形成涡旋状的交换流道,所述交换流道外端能够与活性炭滤板的过滤腔端部连通;所述消毒室的内部设置有一侧能够与交换流道中部连通的消毒腔,所述消毒室外侧还固接有空气进管、与空气进管连接的电离发生器以及与电离发生器连接且与消毒腔连通的臭氧出管,所述消毒室的一侧还固接有与消毒腔连通的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卓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卓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6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