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变高压线圈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45771.6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变集团上海变压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 半圈 高压线圈模具 上支撑板 下支撑板 线圈安装 预留空间 盖设 预埋 弹性伸缩件 低压线圈 高压线圈 上端面 外圈套 下端面 端头 回弹 脱模 圈套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干变高压线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中圈、外圈、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内圈和中圈均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左半圈和右半圈之间通过弹性伸缩件相连接;中圈套设于内圈外;外圈套设与中圈外;中圈与内圈之间设有预埋低压线圈的预留空间,外圈与中间之间设有预埋高压线圈的预留空间;内圈、中圈和外圈的上下端头均设有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连接块,上支撑板通过连接块盖设于内圈、中圈和外圈的上端面;下支撑板通过连接块盖设于内圈、中圈和外圈的下端面,以提出一种便于线圈安装,并且避免线圈安装后由于自身的回弹作用,出现脱模现象的干变高压线圈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变高压线圈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干式变压器线圈结构以长圆为主,一般通过绕线机结合横断面为椭圆形的绕线模来绕制成型,但是长圆线圈在绕制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难也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绕制过程中由于线缆自身的回弹作用使线圈短向产生较大的外扩力,致使线圈短向与绕线模表面剥离并向外拱起,使最终成型的线圈尺寸偏大,严重超出技术要求,从而给后续的装配生产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严重者试验不合格而不得的返工,甚至变成废品。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绕线模结构加以改进,避免绕制过程中线圈短向脱离绕线模表面而向外拱起,使线圈成型尺寸符合技术要求,保证线圈成型质量,以利于后续的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线圈安装,并且避免线圈安装后由于自身的回弹作用,出现脱模现象的干变高压线圈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干变高压线圈模具,包括内圈、中圈、外圈、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内圈和中圈均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之间通过弹性伸缩件相连接;
所述中圈套设于所述内圈外;所述外圈套设与所述中圈外;所述中圈与所述内圈之间设有预埋低压线圈的预留空间,所述外圈与所述中间之间设有预埋高压线圈的预留空间;
所述内圈、中圈和外圈的上下端头均设有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连接块,所述上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块盖设于所述内圈、中圈和外圈的上端面;所述下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块盖设于所述内圈、中圈和外圈的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左半圈和所述右半圈的连接面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设有连接孔,通过所述弹性伸缩件插设于相对的两块所述连接块之间,实现所述左半圈与所述右半圈之间的衔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紧固螺栓、螺母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螺栓通过所述螺母实现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连接块之间的连接,所述弹簧位于两块所述连接块之间,即所述左半圈与所述右半圈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圈、中圈和外圈均为绝缘金属板。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为绝缘金属板,铁芯预埋于所述内圈的内侧,并且架设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高压电传输端和低压电传输断。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内圈、中圈和外圈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孔配合的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干变高压线圈模具内圈与中圈均通过弹性伸缩件进行连接,内圈上缠绕低压线组,中圈上缠绕高压线组;低压线组与高压线组缠绕后,左半圈和右半圈通过弹性伸缩件向外扩张一定的距离,直至左半圈与右半圈和低压线圈,高压线圈完全抵触,使得内圈和中圈均为低压线圈与高压线圈提供一定的张力,避免线圈与模具发生脱模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干变高压线圈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变集团上海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变集团上海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5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感应元件的线圈印刷方法
- 下一篇:电子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