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昆虫蛋白源饲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5490.0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路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创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20 | 分类号: | A23K10/20;A23K20/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造***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蛋白 黑水虻幼虫 饲料 低温烘干 高温灭菌 抗菌肽 变黑 加工 蛋白酶活性 蛋白酶 有效地 保证 分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昆虫蛋白源饲料及其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黑水虻幼虫进行温度为H1、时间为T1的高温灭菌处理;S2,对黑水虻幼虫进行温度为H2、时间为T2的低温烘干处理,得到昆虫蛋白源饲料,其中,H2<H1,T2>T1。上述高温灭菌处理由于温度较高且时间较短,不仅降低了最终昆虫蛋白源饲料氧化变黑的程度,还能够抑制黑水虻幼虫中的蛋白酶活性,减弱了蛋白酶对黑水虻幼虫中抗菌肽的分解作用,进而有效地保证了黑水虻幼虫中的抗菌肽的含量;同时,上述低温烘干处理由于温度较低且时间较长,从而不仅能够保证最终昆虫蛋白源饲料不被氧化变黑,还能够使昆虫蛋白源饲料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优异的商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昆虫蛋白源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又称光亮扁角水虻,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由于黑水虻营养丰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黑水虻幼虫经过加工后作为昆虫蛋白源、爬宠、家禽、生猪养殖的饲料,即黑水虻昆虫源蛋白饲料。
在常规的加工工艺中,一般采取微波,或者炒干的方式,将黑水虻幼虫直接在100度以上的高温下烘干成成品。
然而,现有技术中常规加工,如果采用高温直接烘干的方式,则会导致熔点低的低碳脂肪酸的损失,如果直接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低碳脂肪酸得以保存,但是通常易导致得到的黑水虻昆虫干虫饲料氧化变黑,并导致昆虫体内的抗菌肽被蛋白酶分解,从而导致商品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蛋白源饲料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工艺易导致黑水虻昆虫饲料低碳脂肪酸损失、或抗菌肽被分解及易氧化变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昆虫蛋白源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黑水虻幼虫进行温度为H1、时间为T1的高温灭菌处理;S2,对黑水虻幼虫进行温度为H2、时间为T2的低温烘干处理,得到昆虫蛋白源饲料,其中,H2<H1,T2>T1。
进一步地,H1为100~120℃,T1为3~5min。
进一步地,高温灭菌处理选自蒸汽灭菌处理、烘烤灭菌处理和微波灭菌处理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H2为65~90℃,T2为12~24h。
进一步地,在对黑水虻幼虫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的步骤之前,加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油脂降解菌对黑水虻养殖饲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饲料;利用预处理饲料对黑水虻幼虫进行养殖。
进一步地,黑水虻幼虫为利用预处理饲料养殖的黑水虻所生产的黑水虻幼虫。
进一步地,在对黑水虻幼虫进行养殖的步骤中,黑水虻幼虫自孵化后的第3~5日开始利用预处理饲料进行养殖。
进一步地,在对黑水虻幼虫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的步骤之前,加工方法还包括对黑水虻幼虫进行排粪处理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水中进行排粪处理,优选水温为20~35℃,时间为12~24h。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昆虫蛋白源饲料,该昆虫蛋白源饲料由上述的加工方法处理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创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自然创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5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狗粮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