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胶囊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3469.7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翁松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28 | 分类号: | A01N25/28;A01N43/54;A01N43/653;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1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剂 悬浮液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小麦纹枯病 技术效果 药物释放 有机溶剂 增效作用 作用机理 嘧菌环胺 氟环唑 内水相 乳化剂 外水相 载药量 增稠剂 复配 制备 保证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剂组合物,包含有以下组分:含有嘧菌环胺的悬浮液作为内水相、含有氟环唑的悬浮液作为外水相、含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有机溶剂的油相、乳化剂、增稠剂、水。本发明一方面将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种成分复配后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发现对于小麦纹枯病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形成微胶囊剂提高了载药量,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微胶囊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嘧菌环胺,英文名为Cyprodinil,化学名称为:4-环丙基-6-甲基-N-苯基嘧啶-2-胺,为蛋氨酸生物合成抑制剂,为嘧啶胺类杀菌剂。嘧菌环胺是一种广谱性接触杀菌剂,有保护、治疗、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的活性,主要是用于防治灰霉病、黑星病、网斑病、颖枯病等作物病害。
氟环唑,英文名Cyproconazole,化学名称为:2-(4-氯苯基)-3-环丙基-1-(1H-1,2,4三唑-1-基)丁-2-2醇,为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对香蕉、菜豆、瓜类、花生等作物上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专利文献CN105145583B公开了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氯虫苯甲酰胺形成微胶囊剂,能够提高内核载药量,保证了胶囊的有效性。
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嘧菌环胺与氟环唑复配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文献报道,也没有文献报道将二者复配后形成微胶囊剂的信息。本发明通过将嘧菌环胺与氟环唑复配形成微胶囊剂,一方面将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种农药成分复配后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发现对于小麦纹枯病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形成微胶囊剂提高了载药量,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嘧菌环胺和氟环唑的微胶囊剂农药组合物,包含有以下组分:含有嘧菌环胺的悬浮液作为内水相、含有氟环唑的悬浮液作为外水相、含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有机溶剂的油相、乳化剂、增稠剂、水。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水相嘧菌环胺的悬浮液中的嘧菌环胺的质量百分数为1-20%;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水相氟环唑的悬浮液中的氟环唑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选自酰化壳聚糖、丙三醇壳聚糖、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聚乙交酯、聚乳酸、聚(己交酯-聚乙二醇醚)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0%;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乙醇、环己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两亲性聚合物,优选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吐温-80、吐温65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其中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0%;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增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中增稠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0%;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水相中还包括稳定剂,其中所述的稳定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的稳定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0%。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胶囊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嘧菌环胺分散于水中,得到嘧菌环胺悬浮液,作为内水相;
(2)将氟环唑、稳定剂分散于水中,得到氟环唑悬浮液,作为外水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