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供暖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2603.1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鲍军荣;杨海彦;何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艾微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思思<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流量 权重 室内温度信息 室外温度信息 室内外温差 住宅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供暖控制 供暖设备 供热管理 信息调节 智能 智能化 供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供暖方法,应用于供暖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同一住宅中每一房间对应的权重值,基于权重值计算室内温度信息;获取室外温度信息,并基于室外温度信息和室内温度信息计算室内外温差信息;基于权重值和室内外温差信息调节住宅的主供热流量以及住宅中每一房间的次供热流量。本发明同时公开一种智能供暖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实现供热流量的智能化精准调节,实现较好的供热管理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供暖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居民集中供暖主要采用热水供暖的方式,其具体过程是,热源厂将供暖热水由主管网传输至换热站,换热站再通过二次管网将供暖热水传输至用户室内的暖气设施(如暖气片、地暖埋管等)中进行供暖,供暖热水通过暖气设施在居民室内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经二次管网和主管网返回至热源厂再次被加热输出,以此方式形成供热循环。
由于集中供暖的热水源是由大型工厂和站点通过主管网输出的,因此难以针对每一户的情况进行智能化调节,而户主自行调节室内供暖阀门只能依靠身体对温度的触感信息实现,这样既麻烦又无法实现精准的调节,费时费力也难以实现户主需求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用户的供暖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居民供暖时出现的难以调节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供暖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基于住宅内的房间面积实现更精准的供暖流量调节,从而提升人的供暖体验。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供暖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同一住宅中与每一房间对应的权重值;
基于权重值计算室内温度信息,并基于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信息计算室内外温差信息;
基于权重值和室内外温差信息调节住宅的主供热流量以及每一房间的次供热流量。
进一步地,权重值的获取方法包括:
计算每一房间面积占住宅总面积的比例系数,将比例系数作为与每一房间对应的权重值。
进一步地,室内温度信息的计算方法包括:
基于所有房间的室温和权重值计算期望值,并取预定时长内期望值的多组数据计算算术平均值,将算术平均值的计算结果作为室内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基于权重值和室内外温差信息调节住宅的主供热流量以及每一房间的次供热流量,具体包括:
设置室内温度的第一阈值,当室内温度与第一阈值之间具有大于等于3摄氏度的温度差时,调节主供热流量;
基于权重值对主供热流量进行分配,调节每一房间的次供热流量。
进一步地,第一阈值的范围为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
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
基于室内外温差信息设置其变化量△T的第二阈值,当室内外温差信息的变化量△T达到第二阈值时调节主供热流量。
进一步地,第二阈值为±3摄氏度;对应地,当△T大于等于+3摄氏度时,增加主供热流量;当△T小于等于-3摄氏度时,减少主供热流量。
进一步地,变化量△T的计算方法为:
获取预定时长t在起始时间节点t1时的第二参数信息T1,以及结束时间节点t2时的第二参数信息T2,取T2减T1的值为△T。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供暖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艾微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州艾微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2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