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去毛刺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2500.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闫宁;臧晨;许伟刚;闫晶;李传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电解液 去毛刺 放料单元 外侧表面 轴承孔 喷射 除锈 可转动设置 去毛刺工装 表面毛刺 传统轴承 浓度要求 向上移动 质量一致 轴承表面 转动过程 晾干 可转动 内表面 喷射力 向上力 轴承套 助推块 放电 调制 清洗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去毛刺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调制电解液;B、定位去毛刺工装;C、放置轴承;D、启动放电并喷射电解液;E、清洗除锈;F、静置晾干。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轴承套设在放料单元上且可转动设置,电解液箱体内的电解液由下至上喷射轴承时,轴承在转动过程中随着离心力的作用以及电解液的喷射力,轴承受到向上力的作用在放料单元上发生向上移动,电解液快速流经轴承的外侧表面以及轴承孔内,是轴承的外侧表面以及轴承孔内表面质量一致,改善传统轴承表面质量不一的缺陷,保证去毛刺效果,由于轴承在助推块的作用下可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面毛刺可快速脱落,对于电解液的浓度要求低,提高轴承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轴承去毛刺工艺。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因此轴承的表面质量精度尤为重要,轴承加工完毕后表面具有较多毛刺,目前轴承去毛刺通常采用物理去毛刺以及化学去毛刺法,物理去毛刺包括振动研磨去毛刺、滚动去毛刺、磁力去毛刺、强力超声波去毛刺,化学去毛刺包括纯化学腐蚀去毛刺、电解去毛刺。
物理去毛刺法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影响轴承表面质量,因此较多采用化学去毛刺法,传统化学去毛刺法为达到快速去毛刺效果,通常采用浓度较高的电解液,刺激性强,对轴承表面产生较大的腐蚀性,同时污染环境以及对人体有害,专利号201810674987.3一种齿轮去毛刺工艺通过电解液喷射轴承表面,加工时工件阳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工件接直流电源正极,低压电解液流过工件与阴极之间,当接通直流电源后,毛刺便产生阳极溶解而被去除,被电解液带走,5%-8%的硝酸钠与92%-95%的水混合形成的电解液,该专利中的电解液能流通轴承的上表面,但是轴承的轴承孔内侧以及轴承的下表面接触电解液少,因此轴承的轴承孔内侧以及轴承的下表面的去毛刺效果不显著,使整个轴承的表面质量不一,需要翻转轴承再次进行去毛刺出来,去毛刺效率低下,较传统的电解液浓度降低,但是采用化学以及电极结合去毛刺,仍对工件表面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去毛刺工艺,在电解液浓度偏低的情况下,轴承的各个面去毛刺效果好,无需翻转轴承多次去毛刺,由于电解液浓度偏低,表面质量佳,光滑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承去毛刺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调制电解液:取2%-4%硝酸钠、1%-2%氯化钠以及94%-97%水混合后,形成电解液;
B、定位去毛刺工装:采用专用的去毛刺工装并将步骤A中调制完成后的电解液放入去毛刺工装内,专用的去毛刺工装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机架、置于机架上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上方设有凸台,凸台上具有多个放料单元,轴承套设在放料单元上且可转动设置;
电解液组件,电解液组件包括置于工作平台下方的封闭式电解液箱体以及置于电解液箱体内的喷射泵,喷射泵连接有喷液管,喷液管上分别设有多个分管且多个分管分别贯穿凸台与多个放料单元依次连接,电解液箱体内具有电解液,且电解液箱体上方具有容电解液流入的间隙,电解液箱体内的电解液随着喷射泵经过喷液管、分管喷向放料单元再通过电解液箱体上方的间隙流入电解液箱体内;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置于机架上的多个操作面板以及多个驱动缸,多个驱动缸与多个放料单元依次上下对应设置,驱动缸的下端面具有凹槽,凹槽内具有铜柱,铜柱的下端面凸出驱动缸的下端面设置且铜柱通过多个分布在驱动缸下侧外圆周的拧紧螺杆与驱动缸固定连接;
电极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电解电源、置于放料单元上端面的绝缘层以及置于绝缘层上的负极导线,电解电液的负极与多个放料单元上的负极导线电连接,电解电源的正极与多个驱动缸下方的铜柱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2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对称式阴极榫槽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气液组合电极及电解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