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1211.3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虞云龙;曹笃峰;庞先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林伟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数据中心 系统 容量 配置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了:
步骤1、将数据中心用户的用电负荷曲线设定为储能系统电池容量的估算基础,根据电价高峰时段分布特征计算每个电价高峰时段最小用电量,满足:
S=P×t (1)
其中,S—最小储能容量(kWh);P—高峰电价时段最低用电负荷(kW);t—高峰电价持续时间(h),
步骤2、对削峰填谷容量S削峰填谷进行核算:根据数据中心的负荷特性将储能系统在不同电价时段的储能设备额定功率参数P削与IT负载负荷功率参数Pit保持一致,通过分析各数据中心区域的电价规律,核算储能系统的削峰填谷容量S削峰填谷满足以下充放电策略:
(1)当存在2个电价高峰时段,持续时间分别为t2、t4,在t2时间段内,用电最小功率为P1;在t4时间段内,用电最小功率为P2,其中数据中心用户在t2和t4两个高峰时段对应的最小用电量分别为:
S1=P1×t2 (1-1)
S2=P2×t4 (1-2)
其中,取S1和S2的最小值作为该储能系统在削峰填谷模式下的削峰填谷容量S削峰填谷,即:
S削峰填谷=min(S1,S2) (1-3);
(2)在设置一定放电深度DOD条件下,储能系统每天进行1次充放电时,充电工作状态发生在谷电价时段,谷电价持续时间为T充1,放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峰电价时段,峰电价持续时间为T放1,满足:
S削峰填谷=min(P削*T充1,P削*T放1); (2-1),即
S削峰填谷=P削*min(T充1,T放1); (2-2)
(3)在设置一定DOD条件下,储能系统每天进行2次充放电时:第一次充电工作状态发生在谷电价时段,谷电价持续时间为T充1,第一次放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峰电价时段,峰电价持续时间为T放1;第二次充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平电价时段,平电价持续时间为T充2,第二次放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峰电价时段,峰电价持续时间为T放2,满足:
S削峰填谷=min(P削*T充1,P削*T放1,P削*T充2,P削*T放2); (2-3),即
S削峰填谷=P削*min(T充1,T放1,T充2,T放2); (2-4)
(4)在设置一定DOD条件下,系统每天进行3次充放电时:第一次充电工作状态发生在谷电价时段,谷电价持续时间为T充1,第一次放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峰电价时段,峰电价持续时间为T放1;第二次充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平电价时段,平电价持续时间为T充2,第二次放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峰电价时段,峰电价持续时间为T放2;第三次充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平电价时段,平电价持续时间为T充3,第三次放电工作状态发生在峰电价时段,峰电价持续时间为T放3,满足:
S削峰填谷=min(P削*T充1,P削*T放1,P削*T充2,P削*T放2,P削*T充3,P削*T放3); (2-5),即
S削峰填谷=P削*min(T充1,T放1,T充2,T放2,T充3,T放3) (2-6)
步骤3、核算该削峰填谷容量S削峰填谷输出值:储能系统在削峰填谷模式下,储能系统最短持续运行时间为T储能,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容量S削峰填谷计算公式为:
将min(T充1,T放1,T充2,T放2,T充3,T放3)等效为min(T充1:T放3),
T储能=min(IF(T充1:T放30,T充1:T放3))(2-7)
S削峰填谷=P削*T储能=Pit*T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12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