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驾行李舱及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0682.2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光;朱凤超;马强;解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5/02 | 分类号: | B60R5/02;B62D25/02;B60Q3/30;B60Q3/80;B60Q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舱 光源 侧围板 底板 电子设备 底板边缘 光线不足 光源开启 需求信号 发光面 限位孔 嵌设 位孔 成型 汽车 查找 发送 行李 便利 响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行李舱及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汽车,所述副驾行李舱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沿所述底板边缘设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光源:所述侧围板上成型有限位孔;所述光源嵌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光源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内部;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请求开启光源的需求信号,发送光源开启信号以开启所述光源。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以上方案,能够在光线较暗时,通过光源朝向副驾行李舱内部发出光线,使用户在光线不足时也能够对副驾行李舱内的行李进行调整或查找,给用户带来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驾行李舱及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扩大行李的放置空间,一些车辆中取消了副驾座椅,并将副驾位置改造成行李舱,用于放置行李。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副驾位置放置行李存在以下不足:
如果在光线较暗时对位于副驾驶的行李舱内的行李进行取放或者调整时非常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行李舱及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线不足时使用副驾行李舱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副驾行李舱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沿所述底板边缘设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光源:
所述侧围板上成型有限位孔;所述光源嵌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光源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内部;
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请求开启光源的需求信号,发送光源开启信号以开启所述光源。
可选地,上述的副驾行李舱中,所述侧围板包括后侧板,所述后侧板位于所述底板靠近后排座椅的边缘处,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后侧板的内表面。
可选地,上述的副驾行李舱中,还包括:
能见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副驾行李舱内,所述能见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副驾行李舱内的能见度值并输出;
车门开关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副驾行李舱所对的车门处,用于检测所述副驾行李舱所对的车门是否开启并输出车门状态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能见度传感器输出的所述副驾行李舱内的能见度值;获取所述车门开关传感器输出的所述副驾行李舱所对车门的车门状态信号,所述车门状态信号用于表示车门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所述能见度值小于设定阈值且所述副驾行李舱所对车门为开启状态,则生成所述请求开启光源的需求信号。
可选地,上述的副驾行李舱中,还包括:
光源开关,在用户的操作下可执行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并输出表示所述光源开关是否为开启状态的操作状态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开关输出的操作状态信号,若所述光源开关为开启状态则生成所述请求开启光源的需求信号。
可选地,上述的副驾行李舱中,还包括:
能见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副驾行李舱内,所述能见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副驾行李舱内的能见度值并输出;
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能见度传感器输出的所述副驾行李舱内的能见度值;根据所述副驾行李舱内的能见度值确定所述光源的发光强度并输出强度调节信号;
所述光源根据所述强度调节信号调节发光强度以使所述副驾行李舱内的能见度值达到预设能见度值。
可选地,上述的副驾行李舱中,还包括:
光强调节开关,在用户的操作下输出光强调整需求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光强调节开关输出的光强调整需求信号,根据所述光强调整需求信号输出光强调节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后视镜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部储物箱的装配调节结构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