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颅磁刺激的视皮层定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8600.0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A61N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层 刺激 经颅磁刺激 定位方法及装置 参数控制 定位精准 解剖结构 皮层功能 强度校正 双重信息 头部移动 脑功能 按键 靶点 脑部 信度 整合 知觉 录入 键盘 大脑 解剖 递增 干预 治疗 检验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的视皮层定位方法,基于视皮层特殊感知觉特性的刺激强度校正和刺激靶点定位,获取待刺激者视皮层功能和解剖结构的双重信息,定位精准。本发明提供了连接在rTMS参数控制台上的键盘,可以通过按键来代替口头录入,以减少头部移动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了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下一步治疗干预的效率。本发明采用从刺激阈值PT平均值强度开始,以2%的梯度逐级递增,辅以重测信度检验的方法,充分整合了待刺激者的大脑外形、脑解剖构造、脑功能区定位三方面的信息,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优于现有技术中单纯利用某一方面脑部信息进行的TMS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的视皮层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据2005年WHO的估计,全球有1.24亿人患有弱视(WHO流行病学2005),而我国成人弱视待刺激者约为3000万人,儿童弱视约为1000万人,儿童弱视检出率约为0.81-2.8%。弱视待刺激者的眼部构造本身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它的异常发生在视皮层,是与视觉发育相关的疾病。作为儿童和青少年单眼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弱视不仅带来了诸多生活上的不便,影响学习、社交及运动等方面的能力,对心理健康、个人和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负面影响。因此,研发有效的治疗手段逆转视力损害,不仅可大量节约医疗和社会开支,显著减少照料者的负担,也可有效改善待刺激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由于传统弱视治疗方法对错过视觉发育关键期的弱视待刺激者疗效甚微,关键期后弱视的治疗是当今视觉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凭借其对大脑皮层功能的调控作用有望成为潜在的弱视干预手段。然而,既往并无视皮层定位的方法,文献报道过的主要是按照运动皮层的方法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的视皮层定位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对弱视待刺激者进行rTMS干预时定位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方案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的视皮层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待弱视待刺激者坐位后,使待刺激者的头保持低位且以颈托进行固定,并将遮光眼罩和定位帽戴在待刺激者头部,保持定位帽与待刺激者头部贴合;
S2、将经颅磁刺激TMS线圈的手柄朝上,与待刺激者的脊柱线平行,将起始刺激强度MSO设置为80%,从待刺激者的枕骨隆突正中心线上方4CM处开始上下左右逐格移动TMS线圈寻找视觉热点;
S3、固定所述视觉热点对应的位置,并调低刺激强度,以2%的梯度由低到高顺次刺激;
S4、判断待刺激者是否出现光幻视,若出现,进入步骤S5,反之,则返回步骤S3;
S5、记录光幻视出现概率大于等于50%时的刺激强度,并将该刺激强度设置为刺激阈值PT;
S6、经过24小时后重复步骤S1-S5,对所述刺激阈值PT进行信度检验的重测;
S7、判断经重测后刺激阈值PT的克伦巴赫系数是否大于等于0.7,若是,则完成视皮层定位,反之,则返回步骤S1。
进一步地,在步骤S1前需对待刺激者进行40分钟的光剥夺。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定位帽的上方标记有九方格,且保证所述九方格的中心正对脑电系统中枕区正中点。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TMS线圈与待刺激者颅骨表面相切,且不接触待刺激者的头部。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判断是否出现光幻视的具体方法为:
通过连接在经颅磁刺激参数控制台上的键盘录入是否产生光幻视。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克伦巴赫系数a的表达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佩戴式负离子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修复毛囊毛发再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