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铁脱硫剂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511.4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单淼;陆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宇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6 | 分类号: | B01J20/06;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32208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蒋何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铁脱硫剂 龙骨 压缩气体 内聚 生产工艺 气球 硫化物 熔化 硫化物气体 高温废气 挤压成型 气流作用 生产技术 使用效率 双重作用 脱硫效率 逐渐增大 脱硫剂 散开 成型 破裂 | ||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铁脱硫剂的生产工艺,属于脱硫剂生产技术领域,氧化铁脱硫剂的生产工艺,可以通过在挤压成型之前加入气泡型龙骨球,通过气泡型龙骨球可以有效提高氧化铁脱硫剂内部的连接强度,使得成型后的氧化铁脱硫剂不易散开,同时在含有硫化物的高温废气作用下,气泡型龙骨球内的内聚气球会逐渐熔化,同时压缩气体的分子间间隙也会逐渐增大,在内外的双重作用下,内聚气球破裂,进而压缩气体在具有一定的速度向外冒出,使得本氧化铁脱硫剂在气流作用下,产生新的更多的孔隙的作用,进而提高后期本氧化铁脱硫剂与硫化物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脱硫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对于本氧化铁脱硫剂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剂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氧化铁脱硫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的很多场合都会产生硫化物。诸如,在以煤或者石油制取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以及普通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或者废气中。其中,在以煤或者石油制取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其产生的硫化氢主要是由于原料中含有较多的含硫物质,使得该含硫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反应而释放出硫化氢,从而直接导致后续生产工段中催化剂活性物质中毒失活。此外,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或者废气中所含有的硫化氢等硫化物,如果直接排就会严重影响环境,甚至于造成人畜中毒。
目前,研究人员为了有效地减少上述硫化物对工业生产以及环境的破坏,对于脱硫剂的研发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剂品种很多,多数以铁系脱硫剂、锰氧化物脱硫剂、固体碱/液体碱脱硫剂、活性炭脱硫剂或者分子筛活性金属脱硫剂为主。其中,铁系脱硫剂是较为传统的脱硫剂之一,该类型脱硫剂主要是以铁氧化物作为脱硫剂的活性组分。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多为高温且含有硫化物的废气,一般可以使用氧化铁脱硫剂进行处理,传统挤压成型的氧化铁脱硫剂,虽然会有许多孔隙,用于对于硫化物的吸附,实现脱硫,但是脱硫剂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同一脱硫剂内部的脱硫剂相对于外侧的会较好,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孔隙的孔径逐渐变小,甚至被堵住,使得孔隙数量逐渐变少,导致内部的脱硫剂很难发挥作用,导致使用效率和脱硫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氧化铁脱硫剂的生产工艺,它可以通过在挤压成型之前加入气泡型龙骨球,通过气泡型龙骨球可以有效提高氧化铁脱硫剂内部的连接强度,使得成型后的氧化铁脱硫剂不易散开,同时在含有硫化物的高温废气作用下,气泡型龙骨球内的内聚气球会逐渐熔化,同时压缩气体的分子间间隙也会逐渐增大,在内外的双重作用下,内聚气球破裂,进而压缩气体在具有一定的速度向外冒出,使得本氧化铁脱硫剂在气流作用下,产生新的更多的孔隙的作用,进而提高后期本氧化铁脱硫剂与硫化物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脱硫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对于本氧化铁脱硫剂的使用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氧化铁脱硫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体可溶性亚铁盐与碳酸化物水溶液混合、搅拌、混辗,反应20-30分钟,得到反应混合物;
S2、将所述反应混合物与氢氧化物混合、搅拌、混辗,反应20-30分钟,得到不溶性铁盐;
S3、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在上述不溶性铁盐中加入气泡型龙骨球,并混合均匀,得到脱硫剂半成品;
S4、将脱硫剂半成品经物理真空挤压成型,干燥后得到氧化铁脱硫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宇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宇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7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