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混合物及其杀虫增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5728.1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63/02 | 分类号: | A01N63/02;A01N6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 代理人: | 刘鸿运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杀虫 害虫 杀虫混合物 线虫 增效 气门 病毒侵染 害虫致死 肛门 虫体 寄生 介体 侵染 口腔 伤口 侵入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混合物及其杀虫增效方法。包括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和介体生物寄线虫相混合制成。由于本发明的寄线虫能主动找到害虫,能通过口腔、气门、肛门等多种途径侵入虫体,并在害虫体内寄生造成众多伤口,缩短了病毒侵染时间,增加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害虫机率,缩短了害虫致死时间,提高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杀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毒杀虫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混合物及其杀虫增效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病虫害的影响,造成约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的减产;而为了减轻病虫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长期的、大量的、反复的使用化学农药,以杀灭作物虫害,但是由于大量的反复使用化学农药,一方面造成了害虫的抗药性,另一方面,又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杀灭害虫的方法及药物,如以昆虫病毒作为杀虫剂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7183063A公开的《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合增效型生物农药》,其是先从甘蓝夜蛾死虫中分离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饲喂活体增值,分离纯化,并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非同源性病毒加工处理,从而筛选出有利于扩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范围和杀虫速度的增效因子。还有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6577764A《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原粉、Y-聚谷氨酸、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光保护剂,分散剂及水等组成。其可增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效率,具有耐水冲刷,杀活虫效率高,从而延长了残效期限等。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杀虫制剂或悬剂的成本高,杀虫率仍存在不足等问题。
由于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MbNPV)是甘蓝夜蛾的主要病原性天敌,对甘蓝夜蛾等幼虫致病力强,自然感染率高,又能在自然界造成流行病,还可导致相继世代害虫持续带毒,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自然控制害虫消长,且安全、不产生抗药性,因此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微生物杀虫剂有很大潜力。但是,经过连续转育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加工成的杀虫制剂存在稳定性差、杀虫作用较慢、推广较困难等问题。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作用慢表现之一就是通过昆虫口腔、消化道进入虫体,侵入时间长;另外病毒侵入虫体途径单一,导致杀虫作用较慢。因此如何来克服上述技术缺点等,实现对介体斯氏线虫增强病毒侵染害虫能力能对害虫具主动搜寻能力。
因此,如何来提供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合物,其能对甘蓝夜蛾等幼虫具有致病力强,自然感染率高,又能在自然界造成流行病,还可导致相继世代害虫持续带毒,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自然控制害虫消长,且安全、不产生抗药性,因此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微生物杀虫剂有很大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混合物及其杀虫增效方法。包括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和介体生物寄线虫相混合制成。由于本发明的寄线虫能主动找到害虫,能通过口腔、气门、肛门等多种途径侵入虫体,并在害虫体内寄生造成众多伤口,缩短了病毒侵染时间,增加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害虫机率,缩短了害虫致死时间,提高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效率。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混合物,包括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其所述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混合物是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和介体生物寄线虫相混合制成。
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混合物,其所述介体生物寄线虫为夜蛾斯氏线虫;所述夜蛾斯氏线虫为侵染期幼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学院,未经宜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