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门板自动剖光打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3960.1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屠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航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B24B47/00;B24B47/16;B24B47/22;B24B57/02;B05B9/04;B05B13/02;B05B1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两组 打蜡 打蜡装置 第二滑块 第一滑块 木质门板 滑槽 立柱 底座 木板 夹具机构 自动夹持 左右对称 前侧面 滑块 自动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门板自动剖光打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固设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立柱,两组所述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前侧面上均滑动设有第二滑块,两组所述第二滑块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均滑动设有第三滑块,本发明省去了人工手持木板进行打蜡的步骤,通过夹具机构对木板进行自动夹持,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且本发明集打蜡和剖光两个功能于一体,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缩减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板保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质门板自动剖光打蜡装置。
背景技术
木门的保养,日常使用主要应防止门扇的磕碰,且注意开启、关闭不要用力过度;同时做好防干防湿工作,木门的门板与实木家具相同,不能仅靠保持室内的空气湿度来维持,还应通过打蜡,锁住木材中的水分,防止木材干裂变形,使门板由内到外更加有光泽,表面不易吸尘,清洁起来也比较方便;
传统的门板打蜡剖光装置一般是分两个设备独立进行,占用较大空面,而且对人工依赖较大,一般是由人工手动夹持进行打蜡工作,打蜡完后手动转移至剖光装置,进行剖光,此种工作方式效率较低,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门板自动剖光打蜡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木质门板自动剖光打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固设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立柱,两组所述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前侧面上均滑动设有第二滑块,两组所述第二滑块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均滑动设有第三滑块,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三滑块设有可为门板进行打磨的剖光机构,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为门板进行打蜡的打蜡机构,两组所述立柱之间的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可以使门板转动,所述夹具机构包括两组左右滑动的T型板,两组所述T型板可将门板夹住,两组所述立柱的顶部固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内开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顶端固设有第一电机,两组所述滑槽内内均转动设有第一螺杆轴,所述第一螺杆轴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轴的顶部延伸段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左侧的所述第一螺杆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一螺杆轴的部分外周上固设有皮带轮,两组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块相互远离一侧的第二滑块内均固嵌有第四电机,两组所述第四电机的顶部均动力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三滑块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两组左右对称的底槽,所述底槽的左侧壁体内固嵌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螺杆轴,所述底槽内均滑动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所述第二螺杆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块的顶面上均固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三滑块的左侧壁体内固嵌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右端动力连接有剖光轮,所述剖光轮可以进行打磨剖光工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面上固设有蜡油箱,所述蜡油箱内存放蜡油,所述蜡油箱的底面上连通设有喷管,所述喷管内固设有泵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面内固嵌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顶端动力连接有转动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块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转动块的顶面上开设有夹具槽,所述T型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具槽内,所述T型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夹具槽的左侧壁体内固嵌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三螺杆轴,所述第三螺杆轴与所述T型板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有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航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嵊州航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3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