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生姜青枯病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5826.7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璞;周秦;郭子卿;林贤锐;程林润;王轶;朱一丹;徐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郭蓓霏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淀粉芽孢杆菌 菌剂 菌株 保藏 青枯病 生姜 制备 中国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中心 化学残留 环境友好 抗药性 防治 病菌 应用 开发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TR‑01(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R‑01),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485,保藏时间为2016年12月23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菌株制成的菌剂以及该菌剂的制备方法和该菌剂在防治生姜青枯病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或其制成的菌剂对生姜青枯病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以避免化学残留,环境友好,不产生抗药性,安全性好,成本低廉,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生姜青枯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姜青枯病俗称姜瘟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亚热带和热带普遍发生。该病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就有发生,在中国主要的生姜栽培区发生十分严重,这些地区常年由于姜瘟病的危害而造成20%~30%的损失,有些发生严重的田区,该病造成的损失可以高达70%,是一种严重影响中国生姜产量及质量的一种病害。
生姜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害生姜引起的细菌性病害,该病主要侵害姜的近地部分和地下部分。其症状特点是:病株地上部分叶片呈凋萎状,缺少光泽;茎基部变褐腐烂,有的仅留有纤维。地下部块茎皮层变褐色,挤压切口,会从维管束部位流出白色乳状液体(菌脓,淘米水状),以此可与由真菌引起的姜根腐败病相区分。
目前,生姜的抗病品种比较少,对于生姜青枯病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但化学药剂防治效果比较差且存在化学物质残留。生物防治具有能产生多种拮抗物质、繁殖速度快、具有抗逆性强的内生芽抱、营养要求简单和易于在植物根际定殖等特点。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拮抗细菌对植物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其中内生菌以其独特的内生性而作为生防菌优势更为显著。内生细菌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未见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生姜青枯病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制成的菌剂、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在防治生姜青枯病中的应用,对生姜青枯病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避免化学残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TR-01(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R-01),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485,保藏时间为2016年12月23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本发明是从健康生姜植株及根周围土壤分离获得的内生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Biolog微平板)、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基于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生姜青枯病的菌剂,所述菌剂中含有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TR-01。
上述的菌剂,优选的,所述菌剂为液体制剂或固体粉剂,每毫升所述液体制剂中含有109~1012个解淀粉芽孢杆菌TR-01芽孢,每克所述固体粉剂中含有1012~1014个解淀粉芽孢杆菌TR-01芽孢。
基于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TR-01接种至LB培养基中,在转速150~200r/min、温度25~3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2~3天,再将得到的发酵液制备成液体制剂或固体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5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