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8220.0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5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巍;周薇;邵千芳;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镕电子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6;H04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架构 混合 存储 方法 | ||
1.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的首次分类处理:首先用户使用用户操作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整个云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通过数据导入模块将数据导入到系统内,然后云计算服务器会控制数据分类单元内的分类算法录入模块将分类算法录入系统内,之后数据分类匹配模块根据分类算法将导入的数据进行匹配分类,此时数据分类标签刻入模块在录入的数据地址名上刻入首个分类类型标签节点,然后通过数据整合模块进行数据整合处理;
S2、数据的重组分类标识处理:之后云计算服务器会控制多重数据复刻模块对分类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重分类处理,通过数据重组分类单元进行重组处理,数据重组分类单元内的重组解链模块可将上一个录入的重组数据地址进行变更处理,然后通过重组约束导入模块将重新重组的约束算法导入数据中,从而生成重组后的数据,此时重组节点插入模块将重组后的标签节点插入解链后的数据地址中,并生成新的数据地址,重复操作可在数据地址上生成多种标签节点;
S3、数据标识排序和存储:与此同时云计算服务器会控制标签节点排列模块内节点识别算法,识别出数据中各个标签节点,并且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之后将数据导入到混合存储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
S4、数据的提取:当需要提取混合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时,云计算服务器可控制存储数据提取单元进行数据提取处理,人们可通过存储数据提取单元内的数据标签输入模块将需要类型的数据标签输入到系统内,然后数据标签节点检索模块快速检索出所对应的数据,之后通过节点数据提取整合模块进行提取数据的整合处理;
S5、数据库的管理:人们可通过系统管理终端对混合存储数据库模块内的数据进行管理,同时安全管理模块能够对整个存储系统内的危险数据和程序进行识别和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户操作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云计算服务器和数据导入模块实现无线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数据分类单元包括分类算法录入模块、数据分类匹配模块、数据分类标签刻入模块和数据整合模块,所述分类算法录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分类匹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分类匹配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分类标签刻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分类标签刻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云计算服务器与多重数据复刻模块实现双向连接,且多重数据复刻模块与数据重组分类单元实现双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数据重组分类单元包括重组解链模块、重组约束导入模块和重组节点插入模块,所述重组解链模块的输出端与重组约束导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重组约束导入模块的输出端与重组节点插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云计算服务器与标签节点排列模块实现双向连接,且云计算服务器与混合存储数据库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云计算服务器与存储数据提取单元实现双向连接,且存储数据提取单元包括数据标签输入模块、数据标签节点检索模块和节点数据提取整合模块,所述数据标签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标签节点检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标签节点检索模块的输出端与节点数据提取整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云计算服务器分别与系统管理终端和安全管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镕电子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慧镕电子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2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