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人工鱼礁体的投放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2701.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纪祥;曹凯飞;许海波;王杰;林勋凭;彭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人工 鱼礁体 投放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人工鱼礁体的投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履带吊及自动脱钩吊具将鱼礁体吊装到投放船上;步骤二,设定鱼礁体拟投点的GPS坐标,并将装载有定位设备的定位船驶至拟投点;步骤三,先利用定位船找到拟投点的坐标位置,接着将定位船沿水流方向逆向行驶至船身离开拟投点的坐标位置后将定位船锚泊,然后将浮球标志物放入水中进行定位;步骤四,将投放船以首尾抛锚方式锚泊;步骤五,将鱼礁体连接在履带吊的自动脱钩吊具上,然后慢速吊离投放船的甲板;步骤六,将吊起的鱼礁体慢速平移至浮球标志物的正上方;步骤七,将鱼礁体向下投放至水中,直至鱼礁体着地自动脱钩。本发明能够提高鱼礁体投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人工鱼礁体的投放工艺。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工设置的诱使鱼类聚集、栖息的海底堆积物。有较明显的集鱼效果,可使鱼类滞留于礁区的时间延长,渔场扩大,并使鱼类得到增殖。人工鱼礁按不同的制造材料可分为石块、混凝土、轮胎、玻璃钢、钢材等制作的鱼礁;按形状可分为正方体形、多面体形、锥形、圆筒形、半圆形等以及多种形状的大型组装鱼礁。每个人工鱼礁体的重量为200t左右,如何将鱼礁安全、稳定地投放沉入海底,防止人工鱼礁受到海流的影响,顺利解决鱼礁触底后的脱钩问题,保证鱼礁平稳安放,一直是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混凝土人工鱼礁体的投放工艺,它能够有效提高人工鱼礁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鱼礁触底后的自动脱钩,防止人工鱼礁受到海流的影响而滑移。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人工鱼礁体的投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自动脱钩吊具将鱼礁体预制场地内的鱼礁体吊装到投放船上,该投放船上配备有履带吊;所述自动脱钩吊具包括框架、四个主吊耳板、四个夹爪和四个限位架;所述框架由两根横向槽钢和两根纵向槽钢焊接成的矩形框;四个主吊耳板各自固定在两根横向槽钢的两端;每个夹爪包括一根立臂和一根连接在立臂下端的横臂而呈倒T形结构,四个夹爪的立臂的上端通过一个上下两端均设有铰孔的铰接板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四个主吊耳板的下端,四个夹爪的横臂的外端开设一个穿孔;四个限位架各自固定在两根横向槽钢的两头底面上并一一对应地靠近四个夹爪,每个限位架包括横向限位架和纵向限位架,横向限位架由一根上端连接在横向槽钢的底面上的横向斜杆和一根上端连接在横向槽钢的底面上、下端与横向斜杆的下端连接的直杆构成,纵向限位架由一根垂直连接在横向槽钢上的水平杆和一根上端连接在水平杆的外端、下端与直杆的下部连接的纵向斜杆;
吊装鱼礁体时包括以下工序:
A、将四根主吊钢丝绳的下端一一对应地与自动脱钩吊具的四个主吊耳板连接,在四个夹爪的横臂的穿孔中各自通过一个螺栓连接一个副吊钩;
B、将履带吊的主钩与四根主吊钢丝绳的上端连接,将履带吊的副钩通过四根副吊钢丝绳一一对应地与四个副吊钩连接;
C、先将履带吊的副钩提起,使自动脱钩吊具的四个限位架插入鱼礁体的顶部框梁内,四个夹爪的横臂均直立并对准鱼礁体的顶部框梁外,再下放履带吊的副钩,将四个夹爪的横臂插入鱼礁体的顶部框梁的底部,使四个夹爪的横臂和四个限位架完全卡住鱼礁体的顶部框梁的四个角;
D、将履带吊的主钩提起,将鱼礁体整体吊起并吊至投放船的上方,再下放履带吊的主钩,将鱼礁体平放在投放船的甲板上,然后拉起履带吊的副钩,使四个夹爪的横臂脱离鱼礁体的顶部框梁,实现鱼礁体自动脱钩;
E、重复工序A至工序D,直至将所有的鱼礁体吊至投放船上;
步骤二,设定鱼礁体拟投点的GPS坐标,并根据设定的GPS坐标将装载有定位设备的定位船驶至拟投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2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