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烟气净化系统中解析塔的冷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6876.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信;李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烟气 净化系统 解析 风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系统中解析塔的冷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解析塔中活性炭与冷风的换热总量、冷风的热量变化量,以及进入解析塔中冷风的实际风量;根据换热总量和热量变化量确定目标风量;生成实际风量与目标风量的差值;如果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使用PID调节方法调节进入解析塔中冷风的风量,直至进入解析塔中冷风的当前风量与目标风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后,以该当前风量向解析塔中通入冷风。根据该方法调整进入解析塔中冷风的风量,可以将换热后活性炭的温度和热风的温度控制在110‑130摄氏度范围内,并且,冷风风机无需持续以满功率运行,从而延长了冷风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系统中解析塔的冷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铁企业中,烧结工序产生的烧结烟气SO2和NOx(NO和NO2等)占钢铁企业污染排放总量的绝大部分,为了减轻由烧结烟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必须对烧结烟气进行脱硫和脱硝等处理。钢铁企业通常采用专门的烟气净化系统,在烟气净化系统的吸附塔中盛放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吸附烧结烟气,以实现对烧结烟气的脱硫和脱硝等处理。
在使用吸附塔对烧结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的过程中,吸附饱和的活性炭会从吸附塔中排出,进入烟气净化系统的解析塔中进行解析再生,生成恢复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然后被重新运送至吸附塔中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其中,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进入解析塔之后,首先在解析塔的加热段中被加热至400-440摄氏度,将吸附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解析或分解,生成恢复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然后在冷却段冷却至110-130摄氏度范围内,重新被运送至吸附塔中。
在解析塔的冷却段中,通常采用向解析塔中通入冷风的方式,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同时,冷风与活性炭换热后,转换为热风从解析塔中排出,用于吸附塔的氨气稀释环节。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活性炭冷却后的温度以及冷风转换为热风的温度均控制在110-130摄氏度范围内。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冷风风机向解析塔中通入冷风,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并且,为了确保可以降低活性炭的温度,通常采用冷风风机满功率运行的方式,向解析塔中通入冷风。不过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冷风风机的能耗较大,降低了冷风风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无法将活性炭和热风的温度精确控制在110-130摄氏度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系统中解析塔的冷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用于烟气净化系统中解析塔的冷风量控制方法,无法将活性炭和热风的温度精确控制在110-130摄氏度范围内,以及冷风风机满功率运行,电耗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系统中解析塔的冷风量控制方法,该冷风量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解析塔中活性炭与冷风的换热总量、冷风的热量变化量,以及进入所述解析塔中冷风的实际风量;根据所述换热总量和所述热量变化量确定目标风量;生成所述实际风量与所述目标风量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使用PID调节方法调节进入所述解析塔中冷风的风量,直至进入所述解析塔中冷风的当前风量与所述目标风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后,以该当前风量向所述解析塔中通入冷风。
进一步,获取解析塔中活性炭与冷风的换热总量的过程,具体包括:使用下述关系式,计算生成解析塔中活性炭与冷风的换热总量;W1=K×ΔTk×A;其中,W1表示所述换热总量,K表示换热系数,ΔTk表示所述活性炭与所述冷风的对数平均温差,A表示所述活性炭与所述冷风的间接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6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