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刷的河岸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99080.7 申请日: 2019-07-31
公开(公告)号: CN110725277A 公开(公告)日: 2020-01-24
发明(设计)人: 周火明;任立;万聂勇;刘芸;高强;卢阳;张乾柱;张宗顺;鲁家顺;喻子源;龚汉忠;杨星宇;陈鹏;闫建梅;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重庆任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B3/12 分类号: E02B3/12;A01G22/60;A01G22/00;A01G17/00
代理公司: 50231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竺栋
地址: 43001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态修复 岸坡 挡墙 冲刷 合金钢 土石方开挖 玄武岩纤维 生态 工程材料 河流系统 立体格室 人类活动 生态治理 施工导流 施工工艺 室内充填 土工格室 原则基础 植物根系 复合筋 土工布 消落带 根系 锚杆 坡面 铅丝 深根 石笼 压实 堆砌 施工 微生物 河岸 浇水 水位 铺设 物种 塑料 景观 配置 协调 保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刷的河岸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导流;s2.土石方开挖;s3.格宾挡墙施工;s4.土工立体格室施工;s5.格室内充填生态植被袋;s6.在石笼网上堆砌生态植被袋;s7.坡面浇水;s8.盖土工布。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植物与工程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河流系统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活动相协调,达到岸坡生态修复的目的;同时,本发明通过塑料合金钢土工格室铺设、生态带回填压实、玄武岩纤维复合筋锚杆和植物根系固定及铅丝石笼格宾挡墙等施工工艺,保证了岸坡稳定性,达到抗冲刷目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在遵循乔灌草相结合、物种共生相融、深根与浅根系相结合等原则基础上,在不同水位区进行合理配置,达到生态修复与景观打造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刷的河岸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河岸带是河流—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重要生态过渡区。传统河岸工程护坡主要使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钢筋混凝土护坡等技术。考虑到河岸消落带是水陆两种生态系统间交换的廊道,具有缓冲带和水质过滤器的功能,传统工程治理方式忽略了其对治理区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往往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其次,河岸消落带水位变动剧烈,地质环境问题复杂,受高水位浸泡、低水位暴露侵蚀的影响,岸坡岩土内部应力及物理、化学性能将发生显著变化,造成岸坡崩塌、滑坡和水土流失等突出地质灾害问题。现代已有生态护坡技术仅适用于陆地岸坡,难以满足消落区复杂环境条件。

因此,河岸消落带面临着水土流失、水陆交叉污染及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景观破坏,传统生态护坡技术中植物品种难以满足河岸消落带水淹时间和土壤湿度的特殊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1)针对传统河岸工程护坡,忽略了治理区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景观环境差等问题,本技术能够生物修复手段,实现对岸坡环境的生态修复。

(2)针对已有生态护坡技术仅适用于陆地岸坡、难以满足消落区复杂环境条件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多种施工工艺相结合,保证了岸坡稳定性,达到抗冲刷要求。

(3)针对现有生态护坡技术中植物品种难以满足河岸消落带生长环境的缺陷,本技术通过在不同水位区进行合理植物配置,修复后生物群落可达到耐干、耐湿及耐淹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冲刷的河岸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河道地形,沿防洪堤顺河道布置围堰挡水;

s2.根据设计的开挖范围和边坡坡度,按自上而下的工序进行开挖,使边坡形成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s3.在所述边坡处开挖基坑并清平;在开挖好的所述基坑内安装格宾石笼网,在所述格宾石笼网内填充石料后安装格宾石笼网盖;

s4.对坡面进行整理后挂铺塑料合金钢土工立体格室,并设置排水系统;

s5.在所述土工立体格室内填充装有改良种植土、花、草、缓释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的生态植被袋;

s6.在所述格宾石笼网上堆砌生态植被袋,并确保生态植被袋与格宾石笼网之间可靠锚固连接;

s7.将坡面浇透水后,喷播改良种植土、花、草、缓释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

s8.施工结束后及时覆盖土工布。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围堰的堰顶高程为导流洪水标准水位加高0.5m;所述围堰为粘土编织袋围堰,并采用土工布防渗。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永久边坡开挖至接近设计坡面时,应按设计边坡预留0.2~0.3m厚保护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重庆任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重庆任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9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