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燃气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8657.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4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敏;吴桂安;朱莲宗;邓飞忠;仇明贵;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44309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廉红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热水器 烟气 预设 恒温燃气热水器 风机流量 最佳工作状态 不同条件 负荷调节 恒温控制 燃烧状态 温度波动 冷凝水 阈值时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启动燃气热水器,采集当前烟气温度值,若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位于预设温度阈值内时,则所述燃气热水器不进行负荷调节及风机流量调节;若所述当前烟气温度超出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调节所述燃气热水器输入的当前风机流量,使得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本发明控制方法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状态发生变化时温度波动过大的问题,而且也可以实时保持燃气热水器的最佳工作状态,避免冷凝水的形成,同时也实现了在不同条件下对燃气热水器进行实时恒温控制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恒温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是否恒温一直是衡量热水器性能优异的最关键因素,恒温性能对于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来说是最为直接的体验。目前恒温性能主要是由两个方面来保证:其一,热水器恒温算法,通过计算进出水温度差及监控水流量大小来匹配最佳的热负荷区间,使出水温度与用户期望的设置温度保持一致;其二,在热交换器出水端与水路直接设置旁通管路,通过冷热水混合来满足用水端达到设定温度。
但在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存在空气供给不足或者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燃烧不稳定,若没有进行相应的控制调节,则会对热水器性能产生影响,消耗掉了等量的燃气没有产生等效的热量来加热冷水,导致温度波动过大,不恒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状态发生变化时温度波动过大,导致燃烧不稳定、不恒温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启动燃气热水器,采集当前烟气温度值,若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位于预设温度阈值内时,则所述燃气热水器不进行负荷调节及风机流量调节;
若所述当前烟气温度超出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调节所述燃气热水器输入的当前风机流量,使得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内。
优选地,若所述当前烟气温度超出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调节所述燃气热水器输入的当前风机流量,使得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内,具体方法为:
若所述当前烟气温度高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上限值时,通过降低所述燃气热水器输入的当前风机流量,使得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内;
若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下限值时,通过提高所述燃气热水器输入的当前风机流量,使得所述当前烟气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内。
优选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下限值=所述燃气热水器的额定排烟温度值-所述额定排烟温度值×10%。
优选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上限值=所述燃气热水器的额定排烟温度值+所述额定排烟温度值×10%。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其包括热水器本体、烟气温度检测探头、风机、根据烟气温度检测探头采集的烟气温度改变风机流量的控制单元,所述风机设置在热水器本体内,所述烟气温度检测探头设置在热水器本体的集烟罩上,且所述烟气温度检测探头的检测端伸向集烟罩内,所述烟气温度检测探头和风机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传输信号和控制热水器的风机流量。
优选地,所述烟气温度检测探头为每间隔2min将信号反馈于所述控制单元一次,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连续3次的信号反馈值进行对比后,再确定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工作状态并对所述燃气热水器进行对应控制。
优选地,对所述燃气热水器进行对应控制的具体方法为:对所述燃气热水器的风机流量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