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95179.X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卓子寒;谷杰铭;张奕欣;邢潇;张翀;邹潇湘;何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11120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温子云;郭德忠<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敏 数据源服务器 目标服务器 临时文件 生物特征 正常传输 客户端 泄密 服务器 认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系统,通过数据源服务器、脱敏服务器、客户端与目标服务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系统在进行数据脱敏时,不必生成临时文件,避免了数据在此过程中被泄密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实现在数据脱敏的同时对数据正常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企业所需要的存储信息数据越来越多,一旦发生泄露,将会对企业以及个人带来巨大的信任危机及经济损失,而敏感数据的脱敏处理是预防数据泄漏的行之有效手段。数据脱敏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借助数据脱敏技术,屏蔽敏感信息,并使屏蔽的信息保留其原始数据格式和属性,确保系统或应用程序可在使用脱敏数据的开发与测试过程中正常运行。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脱敏系统进行脱敏处理的流程是根据测试、开发需求抽取核心数据到压缩格式的抽取文件中,将抽取中的敏感字段(客户信息相关字段)进行脱敏,利用脱敏抽取文件中保留的对象定义数据,在开发环境中变更或创建初始数据环境,将脱敏后的数据插入目标环境,目标环境包括开发、测试环境。但是,现有脱敏系统在数据访问和传输过程中没有使用保密措施,数据在此过程中都存在泄密的可能性,并且基于文件的脱敏方法,在脱敏过程中必须生成临时文件,数据在此过程中也存在泄密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方法,辅助传统认证方法加以生物虹膜特征进行数据保护,达到数据脱敏的目的,保证数据在传输以及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减少了企业以及个人的名誉损失以及经济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客户端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通过与脱敏服务器连接,向脱敏服务器发送数据脱敏指令,再将生物特征加密发送至脱敏服务器;
脱敏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生物特征,再将存储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收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此用户的身份;当确认用户为合法用户后,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提取待发送数据,再采用敏感规则提取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敏感项生成脱敏数据,然后将所述脱敏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发送为采用证书方法与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特征为生物虹膜。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数据源服务器、脱敏服务器、客户端与目标服务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系统在进行数据脱敏时,不必生成临时文件,避免了数据在此过程中被泄密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实现在数据脱敏的同时对数据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方法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认证与生物特征的数据脱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客户端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通过与脱敏服务器连接,向脱敏服务器发送数据脱敏指令,再将生物特征加密发送至脱敏服务器;
脱敏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生物特征,再将存储的用户虹膜特征等生物特征信息与收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此用户的身份;当确认用户为合法用户后,将客户端的生物特征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池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