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蚯蚓反应器及其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4324.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修韧;边博;田甘沛;沈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污泥处理 反应器 主箱体 蚯蚓反应器 隔离过滤层 污泥资源化 腐熟牛粪 木屑 营养层 蚯蚓粪 栖息 滤液收集装置 孔洞 刨花 单丝滤布层 底部侧面 反应器网 管道收集 自反应器 补充层 箱上部 主体层 有机肥 开合 取食 沙粒 过滤 开口 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蚯蚓反应器及其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反应器主箱体,以及位于反应器主箱体内的污泥处理箱和蚯蚓栖息床;蚯蚓栖息床位于污泥处理箱的下方,包括自反应器主箱体底部依次向上铺设的刨花木屑隔离过滤层、粉末木屑隔离过滤层、单丝滤布层、沙粒补充层、蚯蚓粪主体层以及腐熟牛粪营养层;反应器主箱体顶部设有用于开合的反应器网盖,底部侧面设有滤液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收集从反应器内过滤下来的滤液。污泥处理箱上部开口,底部与腐熟牛粪营养层相接触,并开有一组直径为2‑6mm的孔洞,方便蚯蚓进入污泥处理箱内进行取食。本发明蚯蚓反应器能够产出大量的成品蚯蚓、高质量蚯蚓粪有机肥和蚯蚓滤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特别是涉一种新型蚯蚓反应器以及利用其进行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规模越来越大,污泥中可能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容易对地下水、土壤、空气等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形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使用填埋、焚烧、堆肥、高温发酵、沼气工程方式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是普遍采用的处置方法,但填埋、焚烧等方法处理污泥的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堆肥、高温发酵、沼气工程方式处理污泥的发酵最终物料也仍然不能将污泥彻底降解。蚯蚓是一种具有环境保护功能动物,基于蚯蚓的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是很有潜力的可持续环保处理技术。污泥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在蚯蚓肠道中的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活性物质,通过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等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环境危害,同时生成的蚯蚓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而可更为高效和彻底地实现污泥无害化。但是现有的蚯蚓处理污泥技术大多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臭气扩散和蚊虫滋生等问题,使得蚯蚓处理污泥的推广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蚯蚓处理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蚊虫滋生和臭气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蚯蚓反应器以及利用其进行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该装置及方法结合污泥的理化性质、蚯蚓处理的特点以及蚯蚓的生理习性进行污泥处理,具有一次投放蚯蚓连续处理20批次及以上污泥、处理效率高、可处理多种污泥、蚯蚓粪和成品蚯蚓便于收取等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蚯蚓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箱体,以及位于反应器主箱体内的污泥处理箱和蚯蚓栖息床;所述蚯蚓栖息床位于污泥处理箱的下方,包括自反应器主箱体底部依次向上铺设的刨花木屑隔离过滤层、粉末木屑隔离过滤层、单丝滤布层、沙粒补充层、蚯蚓粪主体层以及腐熟牛粪营养层;
所述反应器主箱体顶部设有用于开合的反应器网盖,底部侧面设有滤液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收集从反应器内过滤下来的蚯蚓滤液。
所述污泥处理箱上部开口,底部与腐熟牛粪营养层相接触,并开有一组直径为2-6mm的孔洞,方便蚯蚓进入污泥处理箱内进行取食,同时将待处理污泥与蚯蚓原始生活区隔离,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有毒物质中。
进一步地,所述蚯蚓粪主体层底部设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外接曝气装置,且通气管道上开有气孔,为蚯蚓提供氧气和活动附着面,增加蚯蚓环境容量和蚯蚓活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蚯蚓反应器能够组合进行使用;组合时,每根通气管道(6)上串联有一组蚯蚓反应器,通气管道(6)依次穿过蚯蚓反应器的内部;每组反应器的通气管道(6)通过公用的曝气管(13)连接曝气装置(12);每组反应器的滤液收集装置(11)通过公用的滤液收集管(15)连接滤液储存罐(14)。组合时用于同时处理较多的污泥。
具体地,所述反应器主箱体直径为15-70cm,高为25-50cm,壁厚为0.5-4mm;所述污泥处理箱直径为26-66cm,高5-25cm,壁厚0.5-4mm。反应器主箱体形状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多边形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