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制砂的高强泵送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8118.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制砂 泵送混凝土 碎石 高性能减水剂 粉煤灰 高流动性 聚羧酸 坍落度 重量比 低水 堵管 硅粉 混凝土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制砂的高强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材料及重量比组成:水泥450‑470Kg/m3,粉煤灰60‑80Kg/m3,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5.0‑6.0Kg/m3,机制砂730‑780Kg/m3,硅粉22‑25Kg/m3,5‑16mm规格碎石450‑470Kg/m3,16‑25mm规格碎石430‑460Kg/m3,水150‑160Kg/m3,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低水胶比,提高了混凝土自身强度;同时具有高流动性,不易发生堵管现象,同时可以减少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混凝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制砂的高强泵送混凝土。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大跨径高墩柱特大型桥梁建设愈来愈多,尤其在我国西南区域,跨河跨谷特大型高墩柱桥梁建设项目随处可见,高墩柱施工难度大,强度要求高,对施工用材料要求高,尤其是混凝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泵送技术,对其施工和易性,强度,耐久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砂资源分布不均匀,天然砂不丰富,且过度开采导致其资源日渐枯竭,配置高强泵送混凝土中采用机制砂已是不可取代的趋势。通过控制机制砂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等技术指标,合理优化配合比等措施,配置适应性强的机制砂高强泵送混凝土。由于机制砂石粉含量高、比表面积大、棱角丰富等特点,配置高强泵送混凝土难度大,拌合的混凝土流动性,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相比于天然砂而言要逊色不少,通过控制机制砂相关技术指标、优化各材料组成,配置基于机制砂的高强泵送混凝土,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降级低水胶比,提高流动性HE混凝土泵送性能,同时减少坍落度的经时损失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制砂的高强泵送混凝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机制砂的高强泵送混凝土,由下述材料及重量比组成:水泥450-470Kg/m3,粉煤灰60-80Kg/m3,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5.0-6.0Kg/m3,机制砂730-780Kg/m3,硅粉22-25Kg/m3,5-16mm规格碎石450-470Kg/m3,16-25mm规格碎石430-460Kg/m3,水150-160Kg/m3。
优选的,所述水泥采用P.O42.5级水泥。
优选的,所述水泥含碱量≤0.6%。
优选的,所述粉煤灰采用Ⅱ级粉煤灰,其需水量比≤100%,细度(45μm方孔筛)≤23%。
优选的,所述机制砂采用细度模数2.3-2.6的机制砂。
优选的,所述机制砂中0.15mm以下颗粒含量5%-8%。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减水率为20%-25%。
优选的,所述碎石压碎值≤15%,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5%。
优选的,所述硅粉烧失量≤7%,细度≤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制砂的高强泵送混凝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低水胶比,提高了混凝土自身强度;同时具有高流动性,不易发生堵管现象,同时可以减少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