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乳酸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4425.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张杰;褚玉强;朱海明;冯伟;李一强;吴泽华;孙敬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寿光金玉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42 | 分类号: | C07C51/42;C07C51/43;C07C51/47;C07C59/08 |
代理公司: | 11777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液 树脂 连续离子交换 水洗液 吸附 阳床 阴床 用水量 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乳酸钙发酵液 方式采用 固液分离 浓缩处理 气水混合 乳酸提取 树脂洗涤 树脂用量 水洗处理 钙离子 硫酸根 氯离子 树脂量 气顶 乳酸 色素 去除 蛋白 | ||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D‑乳酸提取方法,包括:将D‑乳酸钙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去除蛋白和色素,得到第一发酵液;将所述第一发酵液通过阳床树脂进行连续离子交换处理,以吸附钙离子,得第二发酵液;将所述第二发酵液通过阴床树脂进行连续离子交换处理,以吸附硫酸根、氯离子,得第三发酵液;将所述阳床树脂以及阴床树脂进行气顶水洗处理,获得水洗液;将所述水洗液以及第三发酵液进行浓缩处理,即得D‑乳酸。一方面,本发明克服了用水量大的问题,树脂洗涤方式采用了气水混合的方式,使水的利用率高出了很多,用水量是固定床的1/3;另一方面,本发明树脂用量少,仅为固定床的树脂量的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乳酸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D-乳酸的市场主要在北美及欧洲,无论是生产还是应用都占去了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我国国内规模生产D-乳酸的厂家还没有形成,大部分需求依赖于进口,由于价格垄断以及聚乳酸市场等没有形成的原因,国内企业在D-乳酸市场上一直没有蓬勃发展。但是不可否认,D-乳酸市场未来需求极大,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目前D-乳酸发酵法生产,是清洁生产的趋势,最普遍的生产工艺是钙盐法,但是钙盐法会引入大量的无机盐,主要阳离子有钙、镁、钾等,阴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磷酸根离子等。阳离子总量为600-800ppm,阴离子总量为1000-1200ppm,国标要求阳阴离子都不得检出。特别是在做PLA(聚乳酸)时,对D-乳酸纯度要求非常高,做酯化时盐分直接影响酯化的收率。传统的脱盐脱灰工艺为树脂离子交换法、萃取法、电渗析膜法等等,其中树脂离子吸附法应用广泛,操作性好,产品质量稳定,远远好于萃取法和膜法,但提纯效果仍然较差,且灰分指标不能满足聚合级灰分要求。
由此可见,现有的D-乳酸提取方法存在大量阴、阳离子的引入,对所得D-乳酸性能有一定影响,无法满足国标要求,且提纯效果差,以及灰分指标不能满足聚合级灰分要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乳酸提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D-乳酸提取方法存在大量阴、阳离子的引入,对所得D-乳酸性能有一定影响,无法满足国标要求,且提纯效果差,以及灰分指标不能满足聚合级灰分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D-乳酸提取方法,包括:
将D-乳酸钙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去除蛋白和色素,得到第一发酵液;
将所述第一发酵液通过阳床树脂进行连续离子交换处理,以吸附钙离子,得第二发酵液;
将所述第二发酵液通过阴床树脂进行连续离子交换处理,以吸附硫酸根、氯离子,得第三发酵液;
将所述阳床树脂以及阴床树脂进行气顶水洗处理,获得水洗液;
将所述水洗液以及第三发酵液进行浓缩处理,即得D-乳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乳酸提取方法,采用了新型连续离子交换工艺,此工艺树脂用量少,树脂利用率高,效果远远优于实验室内小柱的效果,相比固定床工艺更是优势高出很多,一方面,本发明克服了用水量大的问题,树脂洗涤方式采用了气水混合的方式,使水的利用率高出了很多,用水量是固定床的1/3;另一方面,本发明树脂用量少,仅为固定床的树脂量的30%,树脂使用周期可达3年,按照1万吨/年,阳床树脂用量为5吨,固定床用量为16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寿光金玉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寿光金玉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4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