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生态系统及构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8133.7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童超;王韬;张艳;张俊;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E03F3/04 |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苏友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陆生植物 岸坡 水槽 生态塘 塌陷区 构建 护栏 采煤 生态系统 湿地 良性循环 依次设置 逐渐降低 治理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生态系统及构建方法,它包括生态塘、岸坡、护栏、作业道路、连接道路、第一陆生植物区、截水槽以及第二陆生植物区,由远离至靠近由塌陷区形成的生态塘的方向,第二陆生植物区、截水槽、第一陆生植物区、作业道路、护栏以及岸坡依次设置,且第二陆生植物区、第一陆生植物区、作业道路、岸坡以及生态塘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连接道路的一端穿过第二陆生植物区、截水槽以及第一陆生植物区并与作业道路相连。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处理手段多样且效果好,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生态系统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开采使部分土地变成了塌陷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且诱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采煤塌陷地的生态恢复是恢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基质改良、植被恢复、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应用等,生态恢复的理论主要包括生态演替理论、限制因子理论等。
目前治理采煤塌陷区主要依赖水生植物吸收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处理手段单一且效果差,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生态系统及构建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处理手段单一且效果差,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生态系统,包括生态塘、岸坡、护栏、作业道路、连接道路、第一陆生植物区、截水槽以及第二陆生植物区,由远离至靠近由塌陷区形成的所述生态塘的方向,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所述截水槽、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所述作业道路、所述护栏以及所述岸坡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所述作业道路、所述岸坡以及所述生态塘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所述连接道路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截水槽以及第一陆生植物区并与所述作业道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道路从所述截水槽的上方穿过所述截水槽。
优选的,所述岸坡为格宾挡墙结构或人工放坡结构。
优选的,所述岸坡为人工放坡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水生植物区,所述水生植物区位于所述生态塘中。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区包括水位由浅到深依次设置的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和浮叶植物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述任意一种的一种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湿地岸坡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对塌陷区的土壤进行成分分析,若土壤中重金属和有色金属含量过高,应先进行治理直至土壤中重金属和有色金属含量降低到适合动植物生长为止;
(b)对塌陷区的地势进行修整,直至塌陷的外围至其中心,地势逐渐降低,塌陷区的中心形成生态塘;
(c)修建岸坡;
(d)修建作业道路和连接道路,所述作业道路与岸坡之间留有预定距离用于安装护栏;
(e)修建护栏、第一陆生植物区以及第二陆生植物区,并在第一陆生植物区与第二陆生植物区之间预留间距用于设置截水槽;
(f)在步骤(e)中预留间距处开挖截水槽即可。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g);
(g)在所述生态塘中投放水生植物以形成水生植物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植被生态恢复的边坡结构
- 下一篇:土质路堑边坡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