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敏感因素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使用其的助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5937.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鄢姬铃;许晏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睡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G16H50/3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竺琪明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敏感 因素 数据库 构建 方法 使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敏感因素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使用其的助眠系统。现有助眠系统在判定敏感因素时存在判定准确性低以及检测时间长的缺陷。本发明包括基础数据采集器、敏感因素数据库、处理器以及助眠设备。通过预先构建的敏感因素数据库来缩减使用者获取睡眠敏感因素信息的时间以及步骤,既有效提升睡眠敏感因素信息的准确性,确保助眠系起到协助使用者有效缩短入睡时间的作用,提升睡眠质量,还无需使用者长时间穿戴检数据采集器,有效缩短获取睡眠敏感因素信息的时间,无需对使用者的整个睡眠过程进行检测,有效简化获取步骤,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敏感因素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使用其 的助眠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睡眠的神经生理与心理行为理论模型”,个体睡和醒的三个影响因素 分别为“恒定机制”、“生理时钟”、以及“觉醒系统”。恒定机制通过身体里调 控睡眠驱力的嗜睡感来维持稳定,决定了睡眠需求;生理时钟通过身体分泌的 褪黑激素调控睡眠驱力,决定了入睡的时间和起床的时间;觉醒系统则以脑干 的网状活化组织为调控,表现为生理的觉醒和认知的觉醒两方面。三者之间相 互独立,因为三者之间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同时又相互联系,由恒定机制和 生理时钟产生的睡眠驱力最终通过觉醒系统的神经兴奋性表现出来。
当前觉醒程度(或睡眠驱力)的评估方法通常是让个体以自行回顾方式主 观评估,或是使用睡眠监测设备通过采集检测对象体动或生理数据再进行回溯 性的评估。利用主观评判方式评判时,由于无法精确的考虑到个体当下的实时 状态,也无法辨别影响入睡的因素有哪些,导致后续的干预方法无法具有针对 性,影响助眠效果;当利用回溯性方式评判时,需要对使用者的整个睡眠过程 进行检测,既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还会因长时间穿戴检测设备而影响评估体 验,不利于消费者在实体店内进行快速选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敏感因素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 使用其的助眠系统,通过设立敏感因素数据库来使得检测对象能通过自身的基 础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应的睡眠敏感因素信息和觉醒时长预测模型,既提升睡 眠敏感因素信息准确性,还有效缩减获取睡眠敏感因素信息的时间和步骤,提 升使用体验。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敏感因素数据库的助眠系统,包括:基 础数据采集器、敏感因素数据库、处理器以及助眠设备。在使用时,首先,基 础数据采集器采集用户的基础数据,并向处理器传输;之后,处理器接收基础 数据并与敏感因素数据库内各目标群体的基础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以此将用户 归类至对应目标群体中;最后,处理器根据对应目标群体获得对应的睡眠敏感 因素信息,为配置与所述睡眠敏感因素信息对应的助眠设备提供依据。通过预 先构建的敏感因素数据库来缩减使用者获取睡眠敏感因素信息的时间以及步骤, 既有效提升睡眠敏感因素信息的准确性,确保助眠系起到协助使用者有效缩短 入睡时间的作用,提升睡眠质量,还无需使用者长时间穿戴检数据采集器,有 效缩短获取睡眠敏感因素信息的时间,无需对使用者的整个睡眠过程进行检测, 有效简化获取步骤,提升使用体验。
具体地,基础数据采集器,通过便携式设备获取基础参数信息,基础数据 采集器的种类可以根据所需采集的数据种类进行设置,确保数据采集准确性。 敏感因素数据库,存储有多组目标群体的基础数据信息以及对应的睡眠敏感因 素信息和觉醒时长预测模型,各组目标群体间具有差异的基础数据信息,通过 逐一对应基础数据信息、睡眠敏感因素信息以及觉醒时长预测模型,方便处理 器根据使用者的基础数据信息来获得对应的睡眠敏感因素信息以及觉醒时长预 测模型。处理器,接收来自基础数据采集器的基础数据,通过与所述敏感因素 数据库内的基础数据信息进行比对获得对应的睡眠敏感因素信息和觉醒时长预 测模型。觉醒时长是指当时间点至入睡时间点之间的时长,既可以是入睡潜伏期时长,还可以是早醒时长。入睡潜伏期时长是指用户准备入睡时的时间点至 进入睡眠状态时的时间点间时长。早醒时长是指用户早于预设时间点醒来后再 次进入睡眠的时长。通过觉醒时长预测模型获知用户的睡眠敏感因素,进而为 用户提供有效的助眠措施,通过针对性降低评估获得睡眠敏感因素来实现缩短 觉醒时长、增加睡眠驱力、维持睡眠稳定性、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睡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睡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