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求解不同内支撑结构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2454.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傲;李锡银;王浩;易俊成;姚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支撑结构 计算公式 刚度系数 调用 深基坑工程 计算软件 计算效率 输出计算 输入相关 内支撑 求解 存储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求解不同内支撑结构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始;S2、根据内支撑结构特点,调用与其结构特点相对应的内支撑刚度系数计算公式;S3、输入相关参数,进行计算,获得计算结果;S4、输出计算结果;S5、结束。本申请对不同的内支撑结构,给出不同的计算公式,以模块的形式存储在计算软件中,在使用时只需要调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提高了计算效率,对深基坑工程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求解不同内支撑结构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中,对于内支撑刚度系数的计算仅提供了水平对撑的支点水平刚度系数的求算,且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也仅提供了水平对撑的支点水平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对于其余结构的内支撑结构的支点水平刚度系数,均按水平对撑的支点水平刚度系数进行求算,这种算法未结合实际内支撑结构形式,求解出的刚度系数与实际内支撑结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指导深基坑工程设计存在着一定的盲区。
而内支撑的布置形式多种多样,当内支撑采用非水平对称支点形式时,现有的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无法有针对性的求算其刚度系数,这样会直接影响支护体内部应力和应变分布,从而直接影响设计人员对整体稳定性的判别。
因此,针对不同的内支撑结构,进行相应的计算机运算,以获得相应的计算结果,解决实际应用中的计算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求解不同内支撑结构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的内支撑结构,调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获得在此内支撑结构特征时的刚度系统,指导深基坑工程设计。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求解不同内支撑结构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始;
S2、根据内支撑结构特点,调用与其结构特点相对应的内支撑刚度系数计算公式;
S3、输入相关参数,进行计算,获得计算结果;
S4、输出计算结果;
S5、结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水平对撑带八字撑、水平斜撑、水平角撑、竖向斜撑、水平环形撑、带放射撑的单环环形撑、带放射撑的多环环形撑、水平对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对撑刚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T表示支撑支点水平刚度系数,单位为(KN/m);λ表示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αR表示支撑松弛系数,E表示支撑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为KPa;A表示支撑截面面积,单位为m2;l0受压支撑构件的长度,单位为m;S表示支撑水平间距,单位为m,S=S1+S2,S1、S2分别为支撑两侧水平计算间距;ba表示荷载计算宽度,单位为m;排桩取桩中心距,地连墙取单位宽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斜撑水平刚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0表示斜撑长度,单位为m;ElAl表示斜撑抗压刚度,单位为(KN);θ表示斜撑与圈梁夹角;O点为零变形点,λ为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Si表示斜撑水平间距,ba表示支护桩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