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检测方法和电池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1042.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G01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检测方法,用于对卷绕中的电池进行检测,包括: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旋转一定角度,其中所述极片紧贴于所述隔膜;获取隔膜宽度的至少一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根据所述宽度数据判断电池首圈是否卷绕不良。通过在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进行卷绕时,对卷绕的首圈进行检测,根据隔膜宽度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是否符合要求来判断电池首圈是否卷绕不良,当首圈卷绕良好时,继续进行卷绕,当首圈卷绕不良时,及时提醒操作者,避免了在电池首圈卷绕不良时继续对后续的极片进行卷绕而造成更大程度的批量不良,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检测的结果也更完善更具有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检测方法和电池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有部分工艺要求是先由一层隔膜一层极片卷绕几圈,然后再加入另一层隔膜和另一层极片一起卷绕。而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首先开始卷绕的时候大多没有进行检测,有些是默认为合格,有些是故意回避,这些都是不安全的隐患,如果在首圈不进行检测,极有可能导致做成的电池成为报废品,成品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效果更完善的电池检测方法和电池检测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检测方法,用于对卷绕中的电池进行检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旋转一定角度,其中,所述极片紧贴于所述隔膜;获取隔膜宽度的至少一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根据所述宽度数据判断电池首圈是否卷绕不良。
进一步的,所述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旋转一定角度包括: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负极极片或一层隔膜和一层正极极片旋转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隔膜宽度的至少一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包括:获取隔膜宽度的一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用隔膜宽度数据减去极片的宽度数据再减去隔膜宽度的一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计算得到隔膜宽度的另一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或直接获取隔膜宽度的两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宽度数据判断电池首圈是否卷绕不良包括:当所述宽度数据符合预设要求时,所述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继续旋转;当所述宽度数据不符合预设要求时,报警。
进一步的,当所述宽度数据符合预设要求时,所述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继续旋转包括: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旋转n圈,且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每旋转固定角度获取一次所述宽度数据。
进一步的,获取多个电池的所述宽度数据;根据多个电池的所述宽度数据与所述宽度数据的理想的标准值的差为后续未卷绕的电池计算纠偏值。
进一步的,控制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旋转n圈后,在原有的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的基础上插入另一层隔膜和另一层极片,组成一层隔膜-一层极片-另一层隔膜-另一层极片的四层结构继续进行旋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检测系统,用于对卷绕中的电池进行检测,包括:卷针,所述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其中,所述极片紧贴于所述隔膜;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卷针旋转一定角度;图像获取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隔膜宽度的至少一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宽度数据判断电池首圈是否卷绕不良。
进一步的,在隔膜宽度的两侧各具有一组图像获取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隔膜宽度的两侧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检测系统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卷针的同一侧,所述光源用于将所述极片和所述隔膜照亮。
本申请中,通过在卷针夹持一层隔膜和一层极片进行卷绕时,对卷绕的首圈进行检测,根据隔膜宽度超出极片的宽度数据是否符合要求来判断电池首圈是否卷绕不良,当首圈卷绕良好时,继续进行卷绕,当首圈卷绕不良时,及时提醒操作者,避免了在电池首圈卷绕不良时继续对后续的极片进行卷绕而造成更大程度的批量不良,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检测的结果也更完善更具有可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1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