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8054.8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0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吕亚亚;李云鹏;谢文龙;王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H04L1/00;H04L12/9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数据包 发送 缓存队列 目标接收 数据传输 数据包 遍历 解包 缓存 方法和装置 服务器接收 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 高速性能 继续接收 顺序发送 比对 预设 服务器 丢弃 保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包,得到发送序号和对应的解码数据包;将发送序号和预设的接收序号进行比对;若发送序号大于接收序号,则将解码数据包存入缓存队列;若发送序号小于接收序号,则将解码数据包丢弃;若发送序号等于接收序号,则将解码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接收端;并增大接收序号,遍历缓存队列;若存在解码数据包对应的发送序号等于接收序号,则将解码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接收端;若不存在,则继续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包。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服务器将数据包按顺序发送至目标接收端,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同时采用缓存队列缓存,优先遍历缓存队列,进一步保障了UDP传输的高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其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
在视频领域,视频流传输往往数据量大,网络带宽不足,会造成终端收看延迟大,卡顿,花屏等现象。为了减少传输的数据量,会将原始视频序列按照某种编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每帧数据量不等的码流。为了适应网络传输,该压缩码流还要进行某种封装协议进行一次封装和分片。经过编码打包后一帧原始图像被分成了多个实时传输协议包进行传送,为了提高传输效率,传输视频包一般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传输,该传输协议由于不需要握手和应答,因此,传输效率很高,但是导致的后果就是视频数据包容易被丢失,最终导致接收端不能解码出完整的图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并进行解包,得到发送序号和对应的解码数据包;
在所述服务器中预设接收序号,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发送序号和所述接收序号进行比对;
若所述发送序号大于所述接收序号,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解码数据包存入缓存队列;
若所述发送序号小于所述接收序号,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解码数据包丢弃;
若所述发送序号等于所述接收序号,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解码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接收端;
当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解码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接收端后,所述服务器按照预设规则增大所述接收序号,并遍历所述缓存队列;若所述缓存队列中存在解码数据包对应的发送序号等于增大后的所述接收序号,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解码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接收端;若所述缓存队列中不存在解码数据包对应的发送序号等于增大后的所述接收序号,则返回所述服务器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包的步骤。
优选地,在所述服务器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在原始数据包上添加包括发送序号的包头,得到相应的第一数据包。
优选地,在所述发送端在原始数据包上添加包括发送序号的包头,得到相应的第一数据包的步骤之后,以及在所述服务器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采用FEC编码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冗余包;
所述发送端采用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冗余包生成所述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包,得到发送序号和对应的解码数据包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数据包并进行FEC解码,得到所述冗余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8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