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簧钢坯料的加热脱碳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4010.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朴恒;王德炯;李秋志;刘天强;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3/04 | 分类号: | C21D3/04;C21D11/00;C22C38/02;C22C38/04;C22C38/18;C22C38/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004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碳 弹簧钢 坯料 汽车悬架弹簧 弹簧钢材料 奥氏体化 加热二段 加热曲线 加热一段 快速升温 坯料表面 坯料加热 均热段 两相区 预热段 圆心角 预热 点状 高端 高硅 开度 烧嘴 心部 加热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钢坯料加热脱碳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坯料在预热段钢温控制在700~750℃,预热时间30~50min;(b)加热一段烧嘴开度100%,温度950~990℃,通过快速升温实现坯料表面通过727~912℃两相区,时间在20min以内;(c)加热二段温度960~1000℃,均热段950~990℃,保证心部在奥氏体化温度以上保持30~60min。本发明通过新的加热曲线,高硅弹簧钢材料表面基本实现了无完全脱碳,偶尔存在的点状完全脱碳深度≤0.015mm,沿圆周总长度一般在0.10mm以下,对应的圆心角不到1°;总脱碳稳定在0.6%D(D为材料直径)以下,材料完全满足高端汽车悬架弹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钢坯料加热,具体为一种弹簧钢坯料加热时的脱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标准GB T 33164.2-2016《汽车悬架系统用弹簧钢第2部分:热轧圆钢和盘条》,高硅汽车悬架弹簧用弹簧钢盘条和圆钢一般要求材料表面全脱碳层厚度0.03mm,完全脱碳总弧长不大于15°圆心角对应的弧长。
和低硅弹簧钢相比,高硅弹簧钢脱碳敏感性大,极易在坯料加热过程形成完全脱碳和较厚的部分脱碳,同时,为保障坯透烧,坯料需要经较长时间高温加热,控制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盘条表面无完全脱碳、部分脱碳少的弹簧钢坯料加热脱碳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钢坯料加热脱碳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坯料在预热段钢温控制在700~750℃,预热时间30~50min;使坯料在脱碳不敏感区温度中上限充分预热,以便后续为坯料表面温度快速通过两相区创造条件。
b、加热一段烧嘴开度100%,温度950~990℃,通过快速升温实现坯料表面通过727~912℃两相区,时间在20分钟以内;通过一段满负荷升温,缩短坯料表面在两相区加热时间。
c、加热二段温度960~1000℃,均热段950~990℃,保证心部在奥氏体化温度860℃以上保持30~60min,通过控制最高加热温度,有效避免坯料表面总脱碳层过深;通过保证心部奥氏体化时间,提高心部轧制变形,保证轧材内部质量良好。
坯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C:0.50~0.65wt%,Si:0~2.00wt%,Mn:0.50~1.20wt%,Cr:0~1.20wt%。
优选地,步骤(b)加热一段的温度为960~985℃。步骤(c)热二段的温度为970~990℃。
工作原理:由Fe-C相图可知,在727~912℃为(α+γ)两相区。当加热温度处理此两相区时,有铁素体析出,坯料表面因碳向外拆散损失而产生低含量的铁素体就可以沿着这些已析出的铁素体表面生长,从而构成厚大而致密的铁素体全脱碳层。高于912℃碳浓度在单相γ区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得到的碳浓度连续变化的脱碳层。由于碳浓度连续变化,高温下碳扩散速度又较快,故纯铁素体区很薄。
有益效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性特点:通过新的加热曲线,高硅弹簧钢材料表面基本实现了无完全脱碳,偶尔存在的点状完全脱碳深度≤0.015mm,沿圆周总长度一般在0.10mm以下,对应的圆心角不到1°;总脱碳稳定在0.6%D(D为材料直径)以下,材料完全满足高端汽车悬架弹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比例的金相显微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金相显微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弹簧钢坯料加热脱碳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铁素体球墨铸铁低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