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及其框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3223.9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申望屏;王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王松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框 下护套 板体 框边 电池模组 压铆螺柱 连接板 上护套 框板 同侧 承接 电池模组框架 固定排列 框架结构 相对设置 上框架 延伸 板边 侧边 抵接 电芯 晃动 通孔 凸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模组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下护套和上护套;框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框以及分别设置在侧框的两端并用于连接两侧框的连接板;侧框包括框板、自框板的边缘向同侧延伸的框边以及设置在框边上的压铆螺柱;连接板包括板体、自板体的两相对侧边向同侧延伸的板边、设置在板体上并与压铆螺柱对应的第一通孔;下护套设置在框架底部并由侧框下部的框边承接,下护套用于承接和固定电芯,下护套固定排列设置上框架底部,上护套的顶部还设置有与侧框上部的框边抵接的凸起。本发明解决了电池模组固定方式不佳容易晃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面对当今国内乃至全球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及未来的能源危机,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研发低排放的新能源技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各大车企大力研发的领域之一。
对于类型不同的电动车来说,其内部放置电池的空间有所不同,为了对电动车的内部空间进行充分利用,电池箱也朝向模块化发展。目前,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普通的螺钉连接相互固定,当电动车的行驶速度较快时,电池模组容易晃动,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池模组固定方式不佳容易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框架结构。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框架结构,该电池模组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下护套、上护套:
所述框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框的两端并用于连接两侧框的连接板;
所述侧框包括框板、自所述框板的边缘向同侧延伸的框边以及设置在所述框边上的压铆螺柱;
所述连接板包括板体、自所述板体的两相对侧边向同侧延伸的板边、设置在所述板体上并与所述压铆螺柱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下护套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部并由所述侧框下部的框边承接,所述下护套用于承接和固定电芯,所述下护套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一侧边的第一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另一相对侧边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适配、用于将多个盒体并排连接;
所述上护套包括盖设在所述电芯上并与所述下护套对应的盖体、设置在所述盖体一侧边的第二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盖体另一相对侧边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适配、用于将多个盖体并排连接,所述盖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供所述电芯的电极露出的电极通孔,所述盖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侧框上部的框边抵接的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燕尾槽。
优选地,所述侧框还包括自所述板体与所述板边相邻侧边向外延伸的固定边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边上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板边的延伸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框板上还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框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框背对所述电芯的一侧上的涡流风扇,所述涡流风扇的进气侧孔与所述散热孔对应。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权上述的电池模组框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框架结构中的电芯。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金属板条以及固定所述金属板条的螺钉,所述金属板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芯的同性电极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同性电极上的螺孔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3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安装盒
- 下一篇:一种能提高容量的锂电池盖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