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含热管的耐腐蚀冷板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7745.8 | 申请日: | 201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5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毛杨础;张德俊;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板 热管 耐腐蚀 成型 耐腐蚀处理 热传导性能 一体化加工 工作特点 焊缝 安装槽 低温焊 抗重力 镍处理 上开槽 导电 镀镍 焊接 填平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含热管的耐腐蚀冷板成型方法,通过在冷板上开槽,将镀镍的热管通过低温焊技术焊接在安装槽内,并将焊缝填平,局部退镍处理后,对整个冷板进行导电氧化,这样的成型方法实现了含热管冷板的一体化加工及耐腐蚀处理,在保证冷板优良的热传导性能的情况下具有耐腐蚀的工作特点及较好的抗重力性能,能适应更严苛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板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冷板在主流散热系统中直接承担热源与冷源之间的热量交换作用,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系统散热效率及器件的最高温度和温度均匀性,冷板的设计是强化传热的关键。
液冷、风冷冷板已开始广泛应用于散热系统中,但液冷、风冷冷板为了提高散热效率需要设计复杂、细小的风道、流道。因此,其内部翅片厚度与翅片间距一般相对较小,且为方便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流道内部翅片差异性较大,以常规的加工方法来造型,其加工难度较高、加工周期较长。
热管属于一种高效导热材料,其在一维方向上的导热系数可达到2000W/m·K以上,能使热量在一维和二维方向上较均匀的分布。将热管嵌入用于电子器件散热的冷板中,热量充分均布在冷板二维平面上,散热面积更大,更有利于将发热体温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适用于高热流密度的发热器件。并且这种冷板不包含气体、液体工质,抗重力性能优良。ZL03132267.0中在贴附阵列电子设备的冷板内设置数根热管作为换热元件,将冷却水套与冷板焊接在一起,将热量通过热管传至冷板散热。ZL03277457.5中冷板内部机加工形成联通的换热管路作为热管冷板的蒸发段,热管冷板的冷凝段由一头嵌入冷板另一头延伸到冷却水套的连通管路形成,冷却水套直接与冷板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个热管冷板装置。通过文献查阅,上述专利提及的热管冷板虽然克服了液冷、风冷冷板机加工难度大、抗重力性能等方面的问题,但在冷板耐腐蚀性能方面没有改善。由于冷板所应用的环境因素恶劣,而且热管冷板一般都通过焊接将热管与冷板连接起来,焊缝更容易腐蚀,导致热管与冷板基板接触不良甚至脱落,比如常用的笔记本电脑热管散热器,寿命大约在2~3年。因此热管冷板的耐腐蚀成型方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含热管的耐腐蚀冷板成型方法:先将基板1上加工出热管安装槽或紧配槽,将热管根据实际需求将热管打扁、折弯成型,并将冷板和热管整体镀镍处理,以便于后续焊接;采用低温回流焊接技术将热管焊接在热管安装槽内;将焊缝填平,并将加工面铣平,填充材料可选用锡膏;对冷板进行防护措施,并局部退镍处理,以便于后续防腐处理;最后对冷板进行导电氧化处理。该方法可实现热管式冷板的耐腐蚀处理,并增强冷板散热效果。
采用本方法加工成型的冷板内部主要模块包括冷板基板1、热源2,结构特征如附图2所示。
该种冷板利用热管的高效导热性能,有良好的均温性,可以适用高热流密度的情况,由于采用具备复合毛细心的热管,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重力性能。采用该方法进行耐腐处理后,既有效填充了热管与冷板基板的焊缝,又增强了冷板整体的防腐能力,使冷板的散热效果得到提高,并且使冷板使用寿命达到5年以上,能适应更严苛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热管的耐腐蚀冷板成型工艺流程图。
图2是热管冷板内部主要模块。其中:1-冷板基板、2-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首先在冷板基板上根据热管安装尺寸要求加工出热管安装槽,并整体镀镍;然后将热管根据散热要求打扁、折弯成型,并整体镀镍;采用低温回流焊技术将热管焊接在热管安装槽内;用锡膏将焊缝填平,并将加工面铣平;对冷板进行防护措施并进行局部退镍;最后对冷板进行导电氧化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该冷板为铝型材内含热管冷板,其外形长、宽、高尺寸分为252mm、160mm、20mm。通过低温回流焊,将镀镍的冷板基板(铝)1和热管(铜)2形成一体化结构的冷板,将焊缝用锡膏填平后,局部退镍处理,最后将整合冷板导电氧化处理。发热器件安装在安装槽内,热量经过冷板基板后,在热管上高效传导,使热量在冷板背面均匀分布,有效降低局部热点,并且该冷板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抗重力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框庄头弯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疏水仿生数控加工刀具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