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幕墙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47656.5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3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峰;余忠林;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32 | 分类号: | G01N29/32;G01N29/04;G01N29/2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幕墙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幕墙性能检测装置,涉及幕墙检测装置领域,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一对绳索,一对绳索上悬挂设置有检测车,检测车上水平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抵触幕墙的车轮,检测车靠近幕墙的一侧设有多个检测杆,检测杆的中部铰接于检测车,且上端设有检测锤,检测锤上设置有音频接收器,并且检测杆的下端与检测车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位于下方的一对车轮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凸轮,凸轮用于压动检测杆的下端靠近检测车。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往复翻转的检测杆,实现检测锤间歇性敲击幕墙和幕墙各个位置的逐一检测,因此无需检测人员攀爬到高处位置,即可实现高层建筑幕墙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幕墙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幕墙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幕墙是利用各种强劲、轻盈、美观的建筑材料取代传统的砖石或窗墙结合的外墙工法,是包围在主结构的外围而使整栋建筑达到美观、使用功能健全而又安全的外墙工法。
传统的幕墙在安装后,常常需要对幕墙进行空鼓检测,以确保幕墙不会出现坠落等安全隐患。现有的检测方法往往仅通过人工敲击幕墙表面,并依靠听到的声音对单个区域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检测人员的身高有限,因此对高层建筑幕墙进行检测时,就需要检测人员攀爬到较高的位置,很不方便,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幕墙性能检测装置,具有方便检测高层建筑幕墙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幕墙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放置于屋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平行设置有一对绳索,一对所述绳索的下端悬挂设置有检测车,并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绳索运动的放卷机构;所述检测车靠近幕墙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布于所述检测车的四周,并且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抵触幕墙的车轮;所述检测车靠近幕墙的一侧并排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检测车,所述检测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敲击幕墙外壁的检测锤,所述检测锤上设置有音频接收器,并且所述检测杆的下端与所述检测车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位于下方的一对所述车轮之间水平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杆相对应的凸轮,所述凸轮用于压动所述检测杆的下端靠近所述检测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检测装置时,先将支撑架固定于屋顶上,并利用绳索悬挂检测车,同时检测车上的车轮抵触幕墙。此时通过放卷机构将绳索逐渐放开,并且检测车带动车轮逐渐向下运动,同时车轮沿着幕墙外壁滚动,并带动转轴以及凸轮同步转动。当凸轮的凸起位置抵触检测杆时,凸轮压动检测杆的下端靠近检测车并压动复位弹簧压缩,同时检测杆沿着铰接处翻转,并且检测杆带动检测锤敲击幕墙,此时通过音频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声音进行反馈,以用于判断敲击位置是否为空鼓状态。并且当车轮继续向下滚动时,凸台的凸起位置逐渐脱离检测杆的下端,此时复位弹簧伸长并驱动检测杆反向翻转,同时检测锤逐渐脱离幕墙。随着车轮的继续向下滚动,检测杆将带动检测锤再次敲击幕墙,依次往复,即可对幕墙的各个位置进行检测。因此通过利用检测车上的车轮控制检测杆的往复翻转,同时通过音频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声音进行反馈,实现检测锤间歇性敲击幕墙和幕墙各个位置的逐一检测,因此无需检测人员攀爬到高处位置,即可实现高层建筑幕墙的检测,达到了方便检测高层建筑幕墙的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于所述检测车上的管体、滑动连接于所述管体内壁的杆体,并且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杆体的锁定部;所述凸轮上贯穿有长条形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供所述转轴滑移,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凸轮两侧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凸轮外壁的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7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