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路缘石智能浇筑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4909.3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房晶;李涛;张邦;李堃;夏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00 | 分类号: | E01C19/00;E01C19/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宫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存储组件 混凝土料 输送组件 合组件 挂载 驱动 浇筑 混凝土 路缘石 铺设 智能控制系统 高速公路 工作效率 可拆卸的 设备成本 同步施工 物料搅拌 物料输送 智能 拌料 侧壁 施工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路缘石智能浇筑车,包括驱动车体和挂载车体,挂载车体可拆卸的连接在驱动车体上;驱动车体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和混凝土料存储组件,驱动车体的侧壁上设有铺设组件,混凝土料存储组件与铺设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组件加以连接;挂载车体上设有混凝土伴合组件,混凝土伴合组件与混凝土料存储组件之间通过第二输送组件加以连接;混凝土伴合组件将物料搅拌均匀后通过第二输送组件输送至混凝土料存储组件上,混凝土料存储组件将物料输送至铺设组件中进行施工;本发明实现了拌料和浇筑同步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车,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路缘石智能浇筑车,属于筑路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道路及高等级公路的路缘石施工领域,一直是把沙、石与水泥预制成型,用现场人工安装或灌注的方法进行铺筑。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也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行技术革新改造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走科技兴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滑模施工法产生,它是采用路缘石滑模机在施工现场将新拌路缘石材料连续现浇,并密实成型,每天可铺筑1500m左右,该滑模法铺筑路缘石速度快,所需人工少,不需要预制场地。然而,现有的路缘石滑模机主要采用自走式行走方式,其最大缺点是转场困难,需要专门的托运车辆,且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当机器遇到不平路面作业时,滑模模具靠两个或三个液压缸同步调整高度,使调整精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路缘石智能浇筑车,实现了拌料和浇筑同步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速公路路缘石智能浇筑车,包括驱动车体和挂载车体,挂载车体可拆卸的连接在驱动车体上;驱动车体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和混凝土料存储组件,驱动车体的侧壁上设有铺设组件,混凝土料存储组件与铺设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组件加以连接;挂载车体上设有混凝土伴合组件,混凝土伴合组件与混凝土料存储组件之间通过第二输送组件加以连接;
混凝土伴合组件将物料搅拌均匀后通过第二输送组件输送至混凝土料存储组件上,混凝土料存储组件将物料输送至铺设组件中进行施工。
进一步的,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在驱动车体的前端,混凝土料存储组件设置在驱动车体的后端,挂载车体连接在驱动车体的后端。
进一步的,铺设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下壳体,下壳体中设有开口向下的模板组件,下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斗,第一进料斗与模板组件相连通;
第一进料斗设置在下壳体的后端,模板组件中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前端设有出料开口,导向板自后向前倾斜向下设置;
导向板的底部布设多个振捣器。
进一步的,下壳体通过第一液压缸可上下移动的固定在驱动车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混凝土料存储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支撑架固定在驱动车体上;
第二壳体中设有暂存腔,暂存腔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料斗,第一输送组件设置在暂存腔的侧壁底部,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出料斗,第一出料斗对应设置在第一进料斗的上方;
第一出料斗的出口处可上下移动的设有门板,门板通过第二液压缸驱动移动。
进一步的,混凝土伴合组件包括固定在挂载车体上的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固定四个物料罐,第二支撑架的下方设有搅拌罐,四个物料罐分别通过一个输送通道与搅拌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4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