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荧光标记抗体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4315.2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肖义;陈令成;张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42 | 分类号: | C07K16/42;C07K16/28;C07K1/13;C09K11/06;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杨翠翠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标记抗体 抗体 罗丹明 磺酸 荧光化合物 荧光染料 精细化工领域 化学键连接 马来酰亚胺 细胞膜穿透 缓冲溶液 抗体分子 免疫调节 生物细胞 生物组织 荧光显色 作用过程 作用机理 吡咯烷基 抗感染 抗肿瘤 可视化 细胞液 荧光团 氨基酸 浸染 示踪 脱除 易溶 羟基 应用 监视 细胞 研究 观察 | ||
本发明涉及一类荧光标记抗体及应用,其属于精细化工领域。这类荧光标记抗体通过连有氨基酸吡咯烷基酯的磺酸罗丹明荧光化合物和抗体在Ph为9的缓冲溶液中脱除N‑羟基马来酰亚胺制得。该荧光标记抗体将荧光化合物通过化学键连接到抗体分子中,克服了以往仅用荧光染料浸染抗体而导致荧光染料极易溶于细胞液而导致示踪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选取的磺酸罗丹明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细胞膜穿透性,为研究抗体在生物细胞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该荧光标记抗体可通过磺酸罗丹明荧光团的荧光显色观察到抗体在生物组织或细胞中作用过程和机理,为研究抗体在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与监视等功能的过程提供一种可视化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荧光标记抗体及应用,其属于精细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效应分子,具有结合抗原、结合补体、中和毒素、介导细胞毒、促进吞噬和通过胎盘等功能,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与监视等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抗体在同种异体免疫排斥、自身免疫反应抑制、抗血小板治疗、癌症治疗和感染性疾病治疗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人源化抗体和人抗体的出现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人抗体是否可以解决鼠抗体临床应用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还有待大量临床试验的检验。由于影响抗体免疫原性的因素很多,如抗原呈递方式、信号传递系统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等,而抗体的人源化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其广泛应用还有赖于对抗体效应机制及机体免疫系统调节机制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同样,抗体衍生物也会面临诸如免疫原性、稳定性、活性、不良反应等自身固有问题。因此,研究抗体在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与监视等功能时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即可为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又可预防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及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以及可视化的工具,目前用于抗体的荧光标记方法大多数都是将荧光化合物与抗体混合浸染从而使抗体被荧光标记。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抗体表面的荧光化合物很容易被漂洗掉以及溶解到PBS中,导致抗体的荧光信号较弱,而背景荧光干扰较强,使得抗体的可视化研究结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类荧光标记抗体及应用,为研究抗体在生物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一种可视化工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类荧光标记抗体,该荧光标记抗体的结构通式如下:
通式中,R1,
其中:a=0-18的整数,b=0-18的整数,X-为阴离子,所述阴离子为BF4-、Cl-、Br-、I-、NO3-、SO42-、ClO4-、CH3COO-、CH3SO3-或CF3SO3-,n1=0-18的整数,n2=0-18的整数;所述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R1和R2可为不同基团,R5和R6可为不同基团;
R3,R3和R4可为不同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4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靶向CD38的单域抗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