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减振爆破的孔外微差联网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41903.0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洲频;赵康林;朱朋金;喻伟峰;周阳;杨宏射;肖利星;王宝来;岳新晖;李凯;王广通;刘阳;李超;王生龙;王跃;苑振辉;黄邦明;邓海军;吴强;李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1/08;F42D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爆破 孔外微差 联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减振爆破的孔外微差联网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炮孔参数和联网参数布设孔内引爆雷管和孔外引爆雷管,多个分段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分段通过一个孔外引爆雷管串联,每个分段包括多个炮孔和多个孔内引爆雷管,多个炮孔中的每个炮孔均与多个孔内引爆雷管中的一个孔内引爆雷管的第一端连接,每个分段包括的多个孔内引爆雷管中的每个孔内引爆雷管的第二端通过一个孔外引爆雷管并联。本发明解决了孔内微差联网施工方法和孔内外同时微差联网施工方法爆破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法暗挖隧道爆破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减振爆破的孔外微差联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以城市地铁暗挖隧道为典型,暗挖爆破工程周边环境日益复杂,爆破振动等爆破安全风险越来越被重视,减振爆破也是制约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根本性因素,因此在复杂的暗挖爆破环境中,研究减振爆破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传统矿山法隧道光面爆破法开挖一般采用孔内微差法,采用光面爆破法自内向外依次顺序起爆,可减少对周边围岩的扰动,有效控制隧道超欠挖。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611211317.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震动和噪音的隧道空孔泥浆减振控制爆破方法,按钻爆布置图对钻孔进行定位。装药前用高压风扫孔干净,分别选用岩石乳化炸药和非电秒延期雷管,按减振爆破参数设计表对装药孔进行装药,周边孔间隔装药,其余炮孔连续装药,装药应到底,并用炮泥进行封堵到位,空孔采用塑料袋装泥浆填充。将雷管按要求连接到位,设备、人员均撤到安全距离以外,确认安全后进行起爆。本发明不仅能增强孔底爆力,提高爆破进尺,尤其加强了对爆破冲击波反射、折射和吸收,加快冲击波→衰减→应力波→衰减→地震波,大大减少爆破振动和噪音,经检测爆破振速在5cm/s以下,大大减少了扰民,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应对减振爆破时,常规非电毫秒雷管段数有限的劣势较为凸显,为控制振速,相应的需减少单段起爆药量,而单段起爆药量的减少会导致单段爆破效果差,一次起爆往往难以满足施工要求,需分多次爆破的方式解决,若采用孔内微差联网施工方法,在先爆破产生的碎屑会影响在后爆破的线路,爆破稳定性差,而采用孔内外同时微差联网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极其复杂,而且爆破稳定性差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对安全、工期和效益等因素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中孔内微差联网施工方法和孔内外同时微差联网施工方法爆破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减振爆破的孔外微差联网施工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炮孔参数,炮孔参数包括炮孔类型、炮孔位置、炮孔数量、炮孔深度和单孔装药量;
步骤1.1,根据岩性确定开挖断面的介质系数K和衰减系数α,介质系数K1-K3的取值范围为50~150、150~250、250~350、衰减系数α1-α3的取值范围为1.3~1.5、1.5~ 1.8、1.8~2.0;
步骤1.2,根据保护对象确定装药中心到被保护的建筑物的距离R和质点振动速度V,装药中心到被保护的建筑物的距离R的取值范围不低于25m,质点振动速度V的取值范围为0.1~30cm/s;
步骤1.3,根据以下萨氏公式(1),计算单段最大起爆药量Qmax:
V=K(Q1/3/R)α……(1),
由以上公式(1)得到以下计算单段最大起爆药量:
Qmax=R3(V/K)3/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1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