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床垫感知的健康风险预警应对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0945.2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付存谓;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0;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11664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健康状态 睡眠状态 预警信息 感知 人体电信号 风险预警 呼吸状态 监测压力 联网设备 身体状态 应对系统 用户手机 智能床垫 状态信号 有效地 心电 分析 提示 预警 反馈 监测 通信 健康 | ||
本发明为基于智能床垫感知的健康风险预警应对系统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监测压力值的变化,并分析压力值的变化情况,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S2、感知人体电信号,获取并分析人体的心电状态信号和呼吸状态信号,进而获得人体健康状态;S3、根据获得的用户的睡眠状态以及人体健康状态,生成预警信息;S4、将预警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以及其他能够通信的设备,该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测人体睡眠状态以及人体健康状态,并及时提供预警反馈,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并通过家庭联网设备对用户的活动进行提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和医疗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床垫感知的健康风险预警应对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智能家居需求在国内已经日渐增加。智能床垫作为一种常用的智能家居设备,在我国市场内需求量呈现明显增量。近年来全球健康睡眠市场快速扩张,人们对健康睡眠越来越关注,智能床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解决健康睡眠问题,所以对智能床垫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智能床垫的主要设计功能聚焦在软硬度调节、温度控制和睡眠状态监测,软硬度调节指的是根据用户的习惯和身体姿态,对床垫局部的软硬度实现自动或者手动调节,从而贴合人体曲线和受力。温度控制指的是根据环境温度或者用户体表温度,利用发热体等结构对床垫表面温度进行调节,从而营造舒适的体感接触温度,改善用户的睡眠。睡眠状态监测则是利用动作监测、心电监测、脑电监测、鼾声监测等技术手段,记录用户的深度睡眠、浅度睡眠或者是失眠状态,以及睡眠状态下的心跳、呼吸、打鼾等健康信息,并向用户反馈睡眠和健康状态记录,从而提示用户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睡眠质量和健康状况。
但是,目前智能床垫的上述功能体现为被动的感知、报告和调节。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睡眠和健康质量更多的在于用户平时的作息、运动等生活习惯,例如,长期熬夜容易造成人体失眠和神经衰弱,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久坐久卧缺乏运动也会造成人体深度睡眠比例降低,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另一方面,过度运动会加大人体负荷,也存在健康隐患,甚至造成睡眠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窒息的风险。因此,如果能够在智能床垫的感知和报告功能基础上,增强对用户的风险预警,对不利于维护健康的用户作息和运动行为给予干预式警报,是当前功能方面的一个空白点。
因此,希望能够设计能够适应人体个性化生理状态,能够对人体睡眠质量和健康状况感知,并对用户作息、运动等生活习惯中不利于维持健康的因素展开预警的床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床垫感知的健康风险预警应对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智能床垫感知的健康风险预警应对系统,以期能够监测人体睡眠质量、感知人体健康状况,并向手机等通信设备以及智慧家庭中的电视机、健身器、电脑等家用设备发送预警信息,对用户作息、运动等生活习惯中不利于维持健康的因素展开预警,提示人们及时休息,合理运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床垫感知的健康风险预警应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监测压力值的变化,并分析压力值的变化情况,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
S2、感知人体电信号,获取并分析人体的心电状态信号和呼吸状态信号,进而获得人体健康状态;
S3、根据获得的用户的睡眠状态以及人体健康状态,生成预警信息;
S4、将预警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以及其他能够通信的设备。
优选的,所述S1中,包括S11-S13三个具体步骤;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0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