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7200.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武征;董向楠;赖容芳;张仲夏;武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善东;武征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A61M39/10;A61M39/18;A61L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管 管路连接端口 引流 腹透液 消毒液 朝上 透析液袋 碘液 双袋 双联 惰性材料 腹膜透析 末端连接 旋钮开关 腹膜炎 透明的 透析液 液管路 冲洗 滴瓶 密合 下凹 旋拧 液洞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先冲洗入液管路再引流;引流时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后开始引流;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时,将短管管口朝上,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用滴瓶将消毒液滴满下凹的液洞,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所述的短管和碘液微型盖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优点是能够看见透析液和消毒液的颜色;本发明在腹膜透析时,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腹膜炎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中的腹膜透析专业,特别是涉及腹膜透析中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腹膜透析中,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不恰当或不正确,直接影响腹膜透析的安全性,将直接导致腹膜炎。这是腹膜透析中亟待解决而又未能彻底解决的重大难题。
现行的正在使用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操作步骤是:
1、准备:
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打开腹透液外袋,检查接口拉环、管路、绿色折头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
2、连接:
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是关闭状态;
拉开新鲜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下,避免牵拉管路;
旋拧管路连接端口与外界短管形成三重锁合,实现无菌密封通路;
3、引流:
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
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于低位;
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开始引流;
4、冲洗:
移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使透析液流入引流袋;
慢数到5秒后再用蓝夹子夹闭引流液管路;
5、灌注:
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并用另一个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6、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伏;
将短管朝下,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上述6个步骤,是现行的正在使用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从步骤3的引流开始时刻看出:其一、刚刚开始引流,就从短管内流出大小长短不同的气泡,从流出的位置可以明确的判断出,这些气泡都是从短管端口和短管内部流出的;其二、在每一次引流时,从短管内流出的包含有碘伏溶液的液体颜色浓淡差别甚大,说明碘液微型盖的碘液量多少不等。这些气泡的图形和引流液的颜色参见图1。
这些气泡的形成原因是:
一、在步骤2的连接步骤: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下。这种做法的缺陷是,短管管口朝下,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在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时,管路连接端口首先接触未经消毒灭菌的环境空气(这是带有细菌的空气),这种空气进入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这时短管管口无论朝向什么方向,带菌空气都要进入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
二、在步骤3的引流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善东;武征,未经武善东;武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