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6601.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燕;王海龙;黄堃;李哲;尉向峰;陈竟成;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综合 能源 系统 多能 信息 交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和通信规约,能够对各类分布式能源、智能仪表、动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及相应控制,交互装置具备存储,具备本地化协调控制功能,能够分析各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趋势、结合区域用能信息,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同时可将信息上传至上级主站,支持接收上级主站发送的各种策略指令,根据策略指令生成相应的控制序列,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自动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多种能源的数据采集及交互,实现多能系统的就地协调控制,支持接收主站下装控制策略对相关设备进行控制,降低接入系统的设备数量和复杂性,提高了系统调试效率,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协调优化运行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属于综合能源系统多能信息采集及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由于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加强能源协调互补成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紧缺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能源行业中,由于不同能源的本质差异,社会供能系统中,供电、供气、供热/冷环节往往单独规划、单独设计和独立运行,彼此缺乏协调,被认为是造成社会供能系统安全性低、可靠性差、能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开展综合能源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综合能源系统是一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能源系统,涵盖了以电、热、气为主等多种能源系统,实现不同类型能源的有机协调和协同优化,将成为适应社会能源领域变革,确保社会用能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实现多能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首先需要采集各种能源系统的相关设备及运行参数。由于各能源系统设备的数据类型、通信协议各不相同,需要安装多种信息采集装置,增加系统复杂性。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多种能源的数据采集及交互,能够实现多能系统的就地协调控制,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协调优化运行提供支撑。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包括:能源监测模块、分布式能源控制模块、微网管理模块,所述能源监测模块,具有分布式发电系统监测、储能系统监测、三联供能源站监测、负荷监测、环境监测监测功能;具有分布式电源统计分析功能,对新能源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计量,并将其以曲线、报表形式直观展示;所述分布式能源控制模块,用于分布式发电运行方式控制:根据主网和新能源内部的运行情况,控制分布式发电的运行状态;储能运行方式控制:在并网运行模式下对储能系统进行恒功率充放电、恒电流充放电、恒电压充放电控制,在离网运行模式下设置储能系统v/f运行的电压和频率定值;策略生成及下发:按照当前的环境负荷情况,对分布式能源进行策略调整,并下发装置执行,按照上级系统下发的计划数据,进行分布式能源的运行调整,并下发至装置执行;所述微网管理模块,用于微电网启停控制:接收分布式发电接入控制主站或当地后台的微电网启动/停止指令,完成微电网各装置、开关的启动/停止操作,微电网的启动在并网状态下进行,同时也支持离网启动功能;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接收分布式发电接入控制主站的微电网并网/离网指令,完成微电网的并网/离网状态切换,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切换根据微电网设备配置实现无缝切换或有缝切换;微电网上网功率控制,接收上级主站的微电网上网功率调节指令,根据微电网设备配置情况,调节各分布式发电单元出力,实现不同模式的功率控制;微电网稳定控制,实现微电网并网/离网运行模式下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联合运行,通过对各分布式电源的协调控制,稳定系统的电压、频率,实现整个微电网系统的最优化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6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