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形铝壳正极弱导电池自放电筛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6072.8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电池 自放电 正态分布图 方形铝壳 开路电压 筛选 检测 剔除 绘制 电池充电 高温存储 负极 分容 壳体 测量 存储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铝壳正极弱导电池自放电筛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分容后的正极弱导电池充电,常温存储后检测开路电压OCV1,接着高温存储后检测开路电压OCV2,计算正极弱导电池的自放电率K,统计绘制正极弱导电池的K值正态分布图,并根据3σ原则,剔除K>μ+3σ的正极弱导电池,其中,K=(OCV1‑OCV2)/T,T为检测OCV1和OCV2间隔的时间,T的单位为天;S2、测量S1中剩下的正极弱导电池的壳体‑负极之间的电压OCV3,统计绘制正极弱导电池的OCV3正态分布图,并根据3σ原则,剔除OCV3>μ+3σ和OCV3<μ‑3σ的正极弱导电池。本发明可以筛选出存在风险的正极弱导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铝壳正极弱导电池自放电筛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容量高、充放电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正极弱导电池在不改变原有结构外形的条件下,在正极与壳体之间增加一种弱导材质,使正极与电池铝壳之间实现弱连接。
电池的自放电是指电池的外电路断开时,由于电池内部自发反应引起的电池电压下降导致容量损失。由于正极弱导电池在正极与壳体之间存在一种弱导物质,该弱导物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理论上若该弱导阻值趋于+∞时,即是正极与壳体绝缘,轻微的接触负短即可以导致负极-壳体之间的电压降低至接近0V,存在壳体腐蚀的风险;理论上若负极与壳体接触,壳体电压降低,存在壳体腐蚀的风险。为了降低上述风险,需要提供一种筛选方法,以剔除存在风险的电池。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方形铝壳正极弱导电池自放电筛选的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筛选出存在风险的正极弱导电池,避免电池壳体被腐蚀的风险,提高正极弱导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形铝壳正极弱导电池自放电筛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分容后的正极弱导电池充电,常温存储后检测开路电压OCV1,接着高温存储后检测开路电压OCV2,计算正极弱导电池的自放电率K,统计绘制正极弱导电池的K值正态分布图,并根据3σ原则,剔除K>μ+3σ的正极弱导电池,其中,K=(OCV1-OCV2)/T,T为检测OCV1和OCV2间隔的时间,T的单位为天;
S2、测量S1中剩下的正极弱导电池的壳体-负极之间的电压OCV3,统计绘制正极弱导电池的OCV3正态分布图,并根据3σ原则,剔除OCV3>μ+3σ和OCV3<μ-3σ的正极弱导电池。
优选地,在S1中,正极弱导电池充电至6.7%SOC-55%SOC。
优选地,在S1中,常温存储的温度为20-25℃。
优选地,在S1中,常温存储的时间为1-2天。
优选地,在S1中,高温存储的具体过程为:先高温存储,再常温存储。
优选地,高温存储的温度为45-60℃。
优选地,高温存储的时间为3-5天。
优选地,常温存储的温度为20-25℃。
优选地,常温存储的时间为2-3天。
上述分容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术语。
上述3σ原则为又称为拉依达准则,它是先假设一组检测数据只含有随机误差,对其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标准偏差(σ),按一定概率确定一个区间,认为凡超过这个区间的误差,就不属于随机误差而是粗大误差,含有该误差的数据应予以剔除。在正态分布中σ代表标准差,μ代表均值。x=μ即为正态正态分布图的对称轴;3σ原则为:数值分布在(μ-σ,μ+σ)中的概率为0.6827;数值分布在(μ-2σ,μ+2σ)中的概率为0.9545;数值分布在(μ-3σ,μ+3σ)中的概率为0.99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6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