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上料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676.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张丽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5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机构 上料传输装置 基础防护 循环式 一端设置 防护板 底座 下层 上层 传输装置 工作效率 上料机构 托盘切换 省时 省力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式上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基础防护机构,所述基础防护机构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防护板(2),所述基础防护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3),另一端设置有托盘切换机构(4),两个所述的防护板(2)之间设置有上层传输机构(5)和下层传输机构(6),且所述上层传输机构(5)位于下层传输机构(6)的上方。这是一种省时省力,操作容易,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循环式上料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循环式上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最为密切的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制造行业也随着这种态势迅猛发展起来。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缩短焊车时间、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是国内焊装线制造公司与国外同行竞争最为有效的手段。
机器人焊接区域,上料机构目前主要结构形式为:工人在安全区域,把焊接工件摆放在上料小车的料架上,然后由人工推入机器人抓件区,安全防护隔离后,按动可以抓件动作的按钮,机器人开始抓件,当机器人逐次把料架上的焊接工件全部抓走进行焊接后,检测开关通知工人打开安全门,将上料小车拉出机器人抓件区,推到安全区域进行上件,再将另外一台装满焊接工件的上料小车推入机器人抓件区,由机器人抓走焊接。周而复始重复上述动作,完成焊装车间对工件切换的的焊接节拍要求。
这种上料机构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机器人需要停止动作一定的时间,以空出上料小车更替的时间,并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安全性和连续性不好,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省时省力,操作容易,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循环式上料传输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循环式上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基础防护机构,所述基础防护机构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防护板2,所述基础防护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3,另一端设置有托盘切换机构4,两个所述的防护板2之间设置有上层传输机构5和下层传输机构6,且所述上层传输机构5位于下层传输机构6的上方,
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上料机架3-1,所述上料机架3-1的顶部通过转轴3-2转动支撑有摆动架3-3,所述摆动架3-3上对称地设置有两排上料机构滚轮3-4,在摆动架3-3靠近防护板2的一端还设置有碰撞块3-5,在上料机架3-1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启动按钮支架3-6,所述启动按钮支架3-6上设置有启动按钮3-7,所述上料机架3-1上还设置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与设置在防护板2侧面的滑轨3-9滑动连接,在两个防护板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驱动缸3-10,所述驱动缸3-10的工作端与上料机架3-1相连,在防护板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碰撞块3-5相匹配的定位块3-11,所述摆动架3-3远离防护板2的一端设置有上料限位块3-12,同时在摆动架3-3上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上料导柱3-13,
所述托盘切换机构4包括一个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台4-1,所述支撑台4-1上设置有气缸4-2,所述气缸4-2缸筒部分的尾端通过连接座4-3与支撑台4-1相铰接,而气缸4-2的工作端则与第一摆动支撑架4-4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支撑架4-4转动连接在支撑台4-1上,支撑台4-1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摆动支撑架4-5,所述的第一摆动支撑架4-4和第二摆动支撑架4-5的顶端同时与切换架4-6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而在切换架4-6远离防护板2的一端还设置有切换限位块4-7,所述切换架4-6上对称地设置有两排切换机构滚轮4-9,同时在切换架4-6上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切换导柱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