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极、电池、电池组、电动交通工具及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068.X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苑;蒋世用;李影;王文华;钟宽;吉纯;李乾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2/26;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剑峰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基 导电剂 活性材料层 电池电极 活性材料 电池 极耳 电池组 电动交通工具 覆盖 电器 底被 贴靠 伸出 贯穿 | ||
电池电极、电池、电池组、电动交通工具及电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基底,所述导电基底上覆盖有活性材料层;极耳,所述极耳从导电基底的边缘伸出;和导电剂层,所述导电剂层设于导电基底与活性材料层之间,所述导电剂层仅覆盖活性材料区的部分区域,所述活性材料区是指所述导电基底被活性材料层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导电剂层贴靠所述极耳,且所述导电剂层贯穿所述活性材料区。电池电极用于电池,能够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极、电池、电池组、电动交通工具及电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主要是以电代油驱动动力系统,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式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以电池作为动力源,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当于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储电量,进而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量密度提升的电池。
在一些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基底,所述导电基底上覆盖有活性材料层;
极耳,所述极耳从导电基底的边缘伸出;和
导电剂层,所述导电剂层设于导电基底与活性材料层之间,所述导电剂层仅覆盖活性材料区的部分区域,所述活性材料区是指所述导电基底被活性材料层覆盖的区域;
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导电剂层贴靠所述极耳,且所述导电剂层贯穿所述活性材料区。
由此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第一,上述导电剂层仅覆盖活性材料区的部分区域,这有助于在不降低活性材料含量的前提下降低电池电极的总体重量,进而有助于提高电池电极的能量密度;
第二,上述导电剂层贴靠极耳,与极耳建立电连接,能建立汇流至继而的电流通道,进而能够改善活性材料层与极耳的电连接,提高电池电导率,降低电池内阻,改善电池倍率性能;
第三,上述导电剂层贯穿所述活性材料区,这使得导电剂层能够途径整个活性材料区,进而能够改善活性材料层整体与导电基底/极耳的电连接;
综上,上述电池电极通过在导电基底的特定区域局部地覆盖导电剂层,获得了显著改善的电池的工作性能,提高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贯穿是指导电剂层从活性材料区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将活性材料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区域。贯穿可以是横贯、纵贯或斜贯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电极包括多个分布在导电基底不同位置的、彼此间隔的导电剂层,所述多个导电剂层分别贴靠所述极耳,所述多个导电剂层分别贯穿所述活性材料区。
基于此,通过分散在不同位置的、彼此间隔的导电剂层,能够使导电剂层更广泛地贴靠到活性材料的不同区域,改善活性材料层与导电基底和极耳之间的电连接。多个导电剂层能够途径整个活性材料区,进而能够改善活性材料层与导电基底/极耳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导电剂层分别贴靠所述极耳的不同位置。
基于此,有助于分散电流的汇出端,避免电流过于集中带来的发热,改善电极的散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电基底的边缘伸出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有间隔,至少一个导电剂层与第一极耳贴靠,至少一个导电剂层与第二极耳贴靠。
基于此,有助于分散电流的汇出端,改善电极的散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导电剂层为多个条形导电剂层,且所述多个条形导电剂层呈栅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